第二十六章 突圍(1 / 2)

石勒駁斥道:“隻知道好勇鬥狠又有何用?你一個人武勇能夠擊敗萬人嗎?”

石虎生平隻對石勒忌憚,聽了這話,垂頭喪氣的道:“侄兒知錯了。”

“不過,大丈夫生在世間,自當有仇必報,你領著餘下人馬從後翼繞到晉軍尾翼,等我一聲令下,你就隨我一同進攻。”石勒教訓完石虎,偏又說出這種話來,這話讓石虎沮喪的心情頓時活絡起來,激動道:“侄兒拜謝叔父的信任,侄兒馬上就去。”

石勒微笑了一下,道:“衝擊之時,不可莽撞,性命最為要緊,叔父可不想贏了這場仗,卻找到不到了我的侄兒。”

石虎本就戰敗心生愧疚,石勒這番話感動的他眼淚橫流,急急就出了前陣,領著自己的殘軍,就退到了後陣。

石勒叫過石瞻,將情況問了問,半晌才道:“晉人中還是有利害的角色的。”

張賓點頭稱是,說完這些,眾人將目光望向遠處。

王恬那邊已經擺起了進攻的姿態,王恬見到了石勒的本陣,忽的轉變了想法,若是攻破了石勒大軍,也去除了北方一大割據勢力。

“殺!”不給對方喘息機會的王恬一聲令下,進攻的號角猛吹,晉軍千名騎兵怒吼不絕,魏晉時期,中原地區,正規軍隊的騎兵對衝,都是長矛在手,經過第一輪的衝擊後,才是刀的對決,這個時候的鐵騎煉製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傳統的戈、戟已經對付不了鐵甲,而矛、槍開始發揮突出作用,槍矛的施力點小,貫穿能力強,可以穿甲。

漢武帝北擊匈奴所用的刀名為斬馬劍,雖稱為劍,但是與開雙刃的劍大大不同,隻開單刃,這樣就有了很好的衝擊力,適合劈砍而不會折斷。斬馬劍長度甚至達到了恐怖的1。7米,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在與北方匈奴對決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個時期的騎兵對決中都是以長刀為主,後世被稱為大刀,正是源自於漢武帝那個時期攻擊匈奴的斬馬劍,後有改進。

恐怖的長矛全部呈四十五度角向上,隨著王恬的怒吼,兩千多的騎兵,以箭矢狀朝石勒本陣衝去。

“勝負在此一舉!”石勒舉起手中長矛,厲吼一聲,石勒的騎兵也架起長槍開始衝擊。寬闊的平地,黃沙飛舞,隻聽見馬蹄轟鳴聲,士兵的怒吼聲。

雙方兵馬在達到各自最高速度後,在形成了最強衝擊力後,人與馬再一次衝擊在一起,要是說之前巨靈口大敗石虎他們是因為出奇製勝,那現在就是真正實力的對抗。

石勒立在中軍,手下大將俱在前列奮勇廝殺。石勒雙目緊盯遠方,眼裏透出擔憂。大軍前衝,沈充自然一馬當先,王恬不甘示弱,挺著長矛,怒吼著朝前衝去。

其實王恬心裏後悔的要死,突然置身於真實的戰場上,他覺得一個人的力量實在太過弱小,這第一輪的衝擊,就是長矛之間的對決,一個不好就是被刺個透心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