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
秦羽一聲大喝。
大金錠開始像一塊麵團一樣變細,變長,最後變成一大捆直徑一公分粗的金絲圈。
即便如薑濟同這樣見多識廣的,也沒一次性見過這麼一大滾金絲。
外形就像一大捆鋼筋。
“分!”
又是一聲令下。
金絲每5毫米一段,整齊的切割出來。
抬頭望去,漫天都是小金粒,晃瞎人的雙眼。
“成型!”
又是一聲令下。
小金粒開始旋轉、變換。
最後形成一個個不到兩毫米厚,直徑大概兩公分的小金幣。
“刻花!”
秦羽還沒完,他還是有點完美主義傾向。
光滑的金幣看起來實在是有點簡陋,他要在正反麵和側棱都刻上花紋。
首先是側棱,一道道鋸齒憑空出現。
接下來是正麵。
數字一,後麵刻著一個小字:圓,下麵還刻了一朵小荷花。
背麵簡單一些,直接刻了一朵大菊花,下麵有一行小字:中華之國。
“收!”
秦羽最後一聲喊出,做了一個收的手勢。
金幣一個個乖乖飛回來,在地上堆了一大堆。
“哈哈,你小子還是個講究人。”薑濟同拿起一個金幣看了看,相當的滿意。
金幣為什麼要做成標準的形狀,並且刻上花紋呢?這是為了解決幾個問題:
1.沒有花紋的黃金容易造假。
2.沒有花紋的黃金容易被切割,導致損失。
3.磨損後重量減輕,如果稱重會越來越貶值。
4.不方便統一管理。
如果有了花紋,那老百姓私采的黃金就沒有辦法在市場上流通,官方就可以壟斷下來。
有了金幣,那怎麼流通起來呢?
簡單。
薑濟同現在廣場上列了一張物價榜。
榜上注明了每一種物品與金幣之間的交換價格。
老百姓不識字怎麼辦?
也簡單,畫圖。
就這樣,每一種常見物品和金幣的兌換價格固定後,大家就可以放心交換。
但金幣還在薑濟同這裏,怎麼給到他們呢?
當然是以勞動報酬和國家采購的形式發放出去。
軍隊要吃喝,管理有開支,金幣就能發出去。
領到金幣的人就可以拿著錢去市場上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
老百姓通過售賣自己手裏的農產品或者勞動力,就能賺取到金幣。
他們賺取到金幣後,就可以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如此就形成了一個循環。
那國家如何拿回這些金幣呢?
當然就是稅收了。
農民耕種土地需要交稅,購買肉類、食鹽、青銅等物品也算是為國家交錢。
這樣薑濟同就能把這些金幣收回來。
收回來再放出去,經濟就循環起來了。
經濟是社會發展的主動力。
經濟不流通,老百姓的生活就會變得拮據,社會發展就會停滯下來。
反之,金幣流通的速度越快,就說明經濟形勢越好,老百姓的生活也越好,社會越繁榮。
有了錢,也能解決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國家的號召力。
想招兵?想搞教育?想搞建設?
可以,都可以。
隻要有錢賺,老百姓的積極性立馬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