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關鍵因素,決定了小世界的世界等級不可能超過封建社會階段。
一是壽命有限。
小世界的原住民最多活個幾十天。除去十幾天的少兒階段和幾十天的老年階段,能工作的時間隻有短短的二三十天。
你能指望一個二三十天的人,發明出多先進的科技嗎?
那不可能的。
為什麼不可能?
首先,有些東西人們可以通過刷新世界進度獲得,有些卻不可以。
例如:文字。
例如:數學。
這些形式化的東西,必須通過後天學習才能獲得。
試問二三十天的時間,即使一個人學習能力再強,能掌握多少內容?
這還沒計算他們吃飯睡覺的時間,此外還有勞動的時間。
原始人是必須要勞動的。
除了孩子和老人外,不勞動的人是分配不到食物的。
所以,你在扣除勞動的時間,他們還有多少時間用來學習?
所以,除了秦羽的小世界,其他世界想要普及文字,那是不可能的。
你費勁教了他幾十天,會認幾個字了,結果他老了,要死了。
你怎麼辦?
就是白忙活。
這就是個惡性循環,無論如何,你都不可能破局。
除非像秦羽這樣,有辦法提升他們生命的長度。
如果沒辦法,那最多到封建社會。
工業革命?
抱歉,你到不了。
沒有文化積累,如何發動工業革命?
靠玩家自己嗎?
不可能。
封建社會的底層勞動人民,是不需要有文化的。他們隻要有吃的,生活能過得下去,這個社會就會很穩定。
所以這就是小世界發展的終極形態。
二是生態穩定。
這是維持封建社會穩定的關鍵因素。
引起封建社會滅亡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麼?
土地。
土地的本質是什麼?
食物和住所。
如果一個朝代的底層人民因為某些原因喪失了土地,並且喪失土地的人民達到一定的程度,那麼這個朝代距離滅亡就不遠了。
而小世界,恰恰解決了這一點。
一棵果樹,每天都可以結出果子。
這就是源源不斷的食物。
有源源不斷的食物,這些原住民就可以借此建立一個小部落,小村莊。
原始的社會結構就穩定下來了。
隻要你別收回他們的果樹,他們就可以世世代代在這裏繁衍生息下去。
所以,社會還能發展嗎?
發展不了。
人有吃有喝,為什麼要發展?
所以,這也是個死循環。
玩家如果收回原住民手裏的土地和果樹,他們生存不下去,就會群起而圍攻你。
就像8號房裏的玩家一樣,直接被消滅。
你被推翻,遊戲結束。
可如果不收回他們手裏的土地和果樹,他們就沒有生存壓力,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
沒有動力,社會就不會進步。
這個死循環也導致,想要突破封建製度,真是困難重重。
工業革命的核心還有另外一個重點,那就是掠奪和剝削。
即使你想要努力一把,向工業革命發起重逢。那些失去土地的人們,會答應嗎?
所以,這就導致除了秦羽外,再沒有其他世界進入資本主義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