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方麵還是有能人的,他們明顯看出施琅的軍隊機動性差,畢竟施琅表現出來的隻是步兵,而且還是參差不齊,訓練明顯不足,要不是鎧甲彌補之間的差距,他們早就落敗了。
朝廷領軍人物沒有給施琅喘氣的機會,馬上拉出一隊騎兵打算用機動性來獲勝。當他們騎著馬靠近的時候,隱藏在側翼不遠處的弩兵對著騎兵一頓射。
這就造成朝廷那邊帶來的騎兵隻逃出去一小部分,還是見狀不對開溜才活下來。
“首領真是神算,本來我們沒有馬的,說今天朝廷會給我們送馬,還真是送一批駿馬。”
“少貧嘴,趕緊按照訓練的方式安排人去牽馬。”
負責打掃戰場的士兵,眼見朝廷的人被打退,他們才在潛伏處冒出來,他們跑到戰場去將還活著的戰馬拉回城池內。
那些士兵也隻是粗略的先將戰爭物資先搜刮一遍,一切都是在趕時間,畢竟下一次朝廷進攻是什麼時候還真說不準。
警戒的人沒有信號的話,連屍體上的箭都會回收再次利用,雖然城內有施琅傳授的流水線作業,可軍需裝備還是有點跟不上,大部分人都被施琅拉去種地了。
這次抵抗朝廷的人,全都是施琅臨時調來的人,大部隊已經開始繞路往另外一邊攻打朝廷,既然他們不想休養生息,那麼施琅就再打下幾個城池。
這其中有一座城池,連反應都沒來的及反應過來就被施琅攻占下來,一進城就三光政策,官員豪紳抓光,土地分光,有罪的殺光。
審判的就是當地的老百姓,這是讓他們最快熟悉施琅的最好手段,同時也是告訴那些平民,民是能審官的。
這比朝廷那種占領一座城池要耗費幾十上百年讓人認同簡單多了。
城內的地都分發給他們種植,雖然不允許土地買賣了,不過往後不用收農田稅。
而且施琅還讓他們自己當家做主,一下子那些平民全部認同了施琅這些叛軍,就算有細作想要搞事情都要斟酌一下。
施琅打下五座城池就不再進攻,有天險城牆的城池,施琅已經大部分掌控在手上,要是他想,京都簡直可以說是唾手可得。
可施琅並沒有急著進攻,一方麵想讓那些人煎熬,一方麵總覺得有詐,周邊的邊疆兵力那是百戰之師,隻需調一部分回來就能擊敗施琅這些叛軍。
可朝廷就是不將兵力調回,邊疆那邊雖然是有蠢蠢欲動的外族,可調走一部分完全是沒有一點的問題。
除了皇帝在著急萬分,李恩澤這個王爺卻日日笙歌,施琅也不知道他自信到底是哪裏來的,居然還派出人來對施琅進行接觸。
李恩澤的人連續找上施琅,讓施琅很是好奇,他也想聽聽這個王爺到底想幹什麼,這個說客非常的高傲,站在施琅麵前都用鼻子孔對人,施琅都能看到他鼻屎沒撩幹淨。
“將軍,再怎麼說你也是在王爺府出來的,那麼挑皇帝時,希望你能著重考慮王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