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看她學的認真,並且很有天賦,他也不吝嗇教她。
原來這才是她來這裏的目的嗎?
可是自家公司目前都還隻是提出設想,沒有研發智能芯片的方向呢,她真的可以做到嗎?
不過想到她逆天的學習天賦,又忍不住想要相信她。
他思考了良久,才下定決心:“好,你大膽去做,我給你做助手。”
如果可以親眼見證智能芯片的誕生,那他肯定也能受些啟發,對以後的研究方向也更明確。
林淼淼很感激有這樣開明的老師。
就算是她自己站在老師的角度,都不可能隨意答應,讓一個幾歲孩子做這樣大的研究。
暗暗決定,以後一定會回報他的。
製造芯片的過程十分複雜,總共分為六個最為關鍵的步驟:沉積、光刻膠塗覆、光刻、刻蝕、離子注入和封裝。
由林淼淼主導,陸坤輔助,他們開啟了製造芯片的曆程。
他們又經過二十多天的準備工作,到了最後的時刻。
林淼淼拿出99.99%的純矽圓柱體,從上麵切下了一塊晶圓,然後交給老師打磨光滑。
然後她將導體、絕緣體或半導體材料薄膜沉積到晶圓上,以便能在上麵印製第一層。
又做好光刻膠塗覆步驟,來到了至關重要的一步:光刻。
她把晶圓放入光刻機中,暴露在深紫外光(DUV)下,光線通過“掩模板”投射到晶圓上。
又用光刻機的光學係統,將掩模版上設計好的電路圖案縮小並聚焦到晶圓上的光刻膠。
看著光線照射到光刻膠上,產生化學變化,漸漸的將掩模版上的圖案印製到了光刻膠塗層上。
要想使曝光的圖案完全正確,是一個非常棘手的任務,林淼淼全神貫注,精神力不知不覺間竟放了出去。
不知過去了多久,印製出來的圖案成功了,正是她想要的樣子,嘴角不自覺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
林淼淼下一步要去除退化的光刻膠,以顯示出預期的圖案。
一個芯片有幾十層,因此必須仔細控製刻蝕,以免損壞多層芯片結構的底層。
而她設計的芯片高達一百多層,因此刻蝕步驟也顯得格外重要和困難。
在精神力的輔助下,林淼淼這一步也順利完成了。
然後她將帶電離子引導到矽晶體中,讓電的流動可以被控製,又成功創造出了芯片基本構件的電子開關——晶體管。
在該層被離子化後,剩餘的用於保護不被刻蝕區域的光刻膠也被她移除了。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很久,秦守國期間來接她開學。
林淼淼不想放棄馬上到手的成果,就讓她幫忙跟學校請假,就埋頭繼續忙碌起來。
在一塊晶圓上製造出芯片需要經過上千道工序,為了把芯片從晶圓上取出來,要用金剛石鋸將其切成單個芯片。
她把這些被稱為裸晶的芯片,從12英寸的晶圓上分割出來。
最後一步,林淼淼把裸晶放置在“基板”上,這種基板使用金屬箔將裸晶的輸入和輸出信號引導到係統的其他部分。
再為它蓋上具有均熱片的蓋子,裏麵裝有冷卻液,確保芯片可以在運行中保持冷卻。
半導體製造涉及到的步驟非常多,林淼淼總共耗時四個月,終於取得了初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