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兒零章 歸宿(2 / 3)

“很快的,有了這份資料事半功倍……”王希來考慮了片刻,向肖林伸出一個巴掌:“5年,順利的話5年就可以實現。”

5年還算“很快”嗎?還說什麼“就”可以實現!5年之後即將麵對全麵抗戰,鋁合金生產出來也沒多大用處了。

“能不能再快些?盡量快些?”

“肖林兄,5年已經是樂觀的估計了。理論研究和大規模生產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在近乎完美的實驗室裏能夠做到的事情。在大規模生產中卻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中間差別很大的。”

肖林好賴也是理工科出身,對這個道理非常明白,不得不點了點頭。

王希來又說道:“還有一點,我們的工業基礎太薄弱了,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要生產高強度鋁合金,最少需要固定的原料來源。首先得開礦吧,然後還得建一個電解鋁廠子,那又需要一個大功率的火電廠,整個這一套東西建設下來。最少也得兩年時間……”

肖林不得不再次點頭,這個年代電解鋁的技術雖然已經成熟,但是這種生產方式需要大量的電力,以綏遠現有的小發電廠。不足以支持這麼大的需求,隻能重新建廠。

“看來還是我考慮不周,這套東西沒什麼意義……”肖林思索著說道:“不如把它賣給蘇聯人,還能換幾架飛機回來。”

從德國人手裏偷來的技術,再還回去等於不打自招,蘇聯人是個合適的買家。

“肖林,這種鋁合金技術很重要嗎?”孫抒音『插』言問道。

“當然,非常重要,高強度的鋁合金能夠用來製造發動機的活塞和外殼,還能減輕飛機軍艦的重量。意義不亞於一場技術革命。”這麼好的東西拿在手裏卻用不上,肖林著實不甘心,卻又無可奈何。

孫抒音追問道:“聽你的意思,這種鋁合金要賣到國外去?”

受困於經濟技術實力,發動機和飛機軍艦什麼的,和綠腳兵還離得很遠,高強度鋁合金真正的需求大戶還是那些老牌列強。

肖林沮喪地點點頭:“是啊,我本來準備賣到北邊去。”

在舊時空的真實曆史中,中國在抗戰初期缺乏一個穩定的盟友,後期雖有美國援助。又隻能通過緬甸公路和駝峰航線提供支援,中國人幾乎是憑著自己的血肉和霸占了整個亞太地區戰爭資源的日本搏鬥,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綠腳兵必須尋找一個固定的武器來源,遍觀全球。和中國接壤的蘇聯老『毛』子最合適。

老『毛』子的坦克飛機雖然又笨又難看,卻完爆日本鬼子的脆皮坦克。這是經過舊時空實戰檢驗的,正符合肖林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蘇聯孤立於整個西方世界,其工業體係有明顯的短板,隻要綠腳兵抓住機會,就能實現反向控製。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都是利益至上,政治上的同盟隨時可能分道揚鑣,借力打力再一再二沒有再三,想要長期獲得蘇聯的武器,必須有能夠控製對方的籌碼。

高強度鋁合金,就是一個非常合適的籌碼。

蘇聯正在全力發展工業,進行軍隊現代化建設,對高強度鋁合金渴求無比,但是他們本身不掌握這種技術,所以隻好生產些傻大笨粗的大家夥,嚴重影響了戰車和飛機的『性』能。斯大林對此也非常重視,但是他們受困於技術封鎖和物資封鎖,根本得不到高強度鋁合金。

(各種鋁合金產品中,對二戰影響最大的是2024鋁合金。據統計,二戰美國生產的14萬架飛機的機身蒙皮、機翼以及其他受力件等80%由此合金製造。

蘇聯的鋁合金生產幾乎全靠自己『摸』索,到30年代,“全蘇航空材料研究院”經過艱苦努力,為蘇聯的大型運輸機和轟炸機提供了需要的鋁合金,但是殲擊機還是用木材和蒙皮製造的,最後實在搞不出來適用的鋁合金,隻好用高強度的鉻錳矽鋼做替代品。)

如果綠腳兵能夠實現高強度鋁合金的大規模生產,就能換來源源不斷的飛機坦克,對中蘇雙方都是雙贏。事關抗戰的長期布局,肖林才將孫抒音和王希來請到錦州,對高強度鋁合金的生產寄予厚望。

但是王希來的回答讓他非常失望。5年時間實在太長了,那個時候即將麵對全麵抗戰,留給綠腳兵的準備時間太短了。5年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即,蘇聯人哪怕拿到了高強度鋁合金,也沒有時間重新開發更換新式裝備,沒有餘力支援綠腳兵。

種種想法在肖林的腦海中一閃而過,忍不住歎道:“哎——,我們的海軍不行。如果中日全麵開戰。我們衝不破日軍的封鎖,甚至會失去所有的出海口,隻有蘇聯才能提供穩定的武器來源。高強度鋁合金是控製蘇聯人的最佳武器,可惜……”

“噢?這樣啊,我倒有個辦法。”孫抒音笑著說道:“既然暫時無法大規模生產這種鋁合金,就在實驗室裏做上幾塊算了,拿給蘇聯人當樣品,他們又搞不清到底是怎麼生產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