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上午帶隊路過一家進口零食店,想著進去找找看,沒成想真有,數量還不少。
左柚咂巴了一下嘴,好吧,她承認,她又小人之心了。
林菱最可愛,這個禮物她很喜歡。
......
小區裏取水出現了難題,河流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蟲卵、屍體、喪屍。
有些被河裏的魚蝦已經啃食到隻剩下個骨架,看的人頭皮發麻。
這樣的水,即使是生活用水,也很多人不敢用,細菌太多。
林菱隻能帶著大家打撈屍體,統一焚燒,防止疫病、細菌的滋生。
運回來的水,先用淨水片消毒,再放入過濾器淨化。
還不忘提醒眾人掛上蚊帳,做好防暑、防疫、防蟲的準備。
左柚也貢獻了一批殺蟲劑,在園區、樓梯各個角落撒上一些。
室外溫度這幾天高達65度,已經停止了戶外作業。
屋裏太悶熱,西子灣眾人已經待不下去,紛紛跑到了地下車庫乘涼。
梁景瑜,一個剛退伍老兵,被左柚安排成集訓教官,每天帶著搜尋隊、後勤隊,近40號人在地下車庫訓練體能。
有些不滿15的小少年們,也會被家長要求,跟在後麵一起訓練。
左柚也拉著小隊成員跟著梁教官學些格鬥技巧。
一開始那些普通幸存者最多堅持半個小時,經過一周的訓練,現在普遍可以堅持一個半小時。
左柚剛開始傳出“適應高溫能增強體質”的話,西子灣幸存者大多數人都不信,認為是在為省柴油找借口,頗有微詞。
5號樓一單元的電力可以同時支撐十個空調的功率。
左柚團隊平均2個人占一台空調,加上一樓兩台空調,醫務室一台空調,一共也才8台空調。
還空著兩台都不願意貢獻出來給大家涼快。
說難聽點,小區裏所有幸存者擠在一起,十個空調也夠用了。
這就是典型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當眾人感覺到體質有所提高,事實擺在眼前時,心裏對左柚又是信服了幾分。
左柚都知道他們的心理活動,完全不在意,信不信她都無所謂,隻要別惹麻煩就行。
經過一周的停工和消耗,小區裏家家又開始缺糧。
左柚團隊開始發放救濟糧,每人每天一斤米,去河裏參與打水的成員,額外有補貼。
如果是末世前,一斤米足夠大部分人吃飽,現在大家體質都有提升,飯量也有所增長。
家裏人口比較多,有老人、小孩的,能吃飽些,如果是獨戶,也就堪堪六分飽。
之前沒參加勞動的三戶業主,沒了食物,找到於淑琴想領取救濟糧,被她拒絕了。
“救濟糧沒你們的份,要想領糧食,去河裏打水吧。”
想的都挺美,需要出力的時候仗著存糧,在家躲清閑,沒了存糧還想占便宜。
她和齊宇早就針對三戶人家做了針對措施,想要吃飯,就去幹活。
這是小區的核心管理方針。
三戶人家看著人高馬大的齊宇,隻能老老實實的去河裏挑水,換取米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