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暗低沉的夜空下,雨水淒淒瀝瀝地下著,天空中時不時的一道閃電照亮了整個江京市市中心。雖然天空下著大雨,但這座有“四大古都之一”稱號的城市依然是燈火通明、霓虹閃爍,是座名副其實的不夜城。
此時,街上的行人舉著雨傘行色匆匆,當然也包括剛上初一的學生楊默。而楊默今天之所以會在江京市中心轉悠,是因為周村初級中學即將開展的周六周日社會實踐活動,即遊覽中山植物園、白馬公園、玄武湖公園、靈穀寺公園、中山陵以及紫金山。
由於要出遊,學校就對出遊的班級提前放假一天,好為出遊作準備,而出遊時學校又隻出資遊覽時的門票,路費是需要自費的,於是楊默就和他的新班主任秦可兒秦老師請示了一下,就提前去去了江京市,準備尋找一下適合自己暑假的工作,並與秦老師約定周六上午九點半中山植物園售票廳門口碰麵。
楊默十三歲,家中還有一個八歲的妹妹楊靜,楊靜是個非常聽話、文靜、聰慧的小女孩,現在是在周村上小學二年級。父親楊書誠是江中省一個小縣城江水縣的鄉下農民,平時也是個勤勤懇懇、精明能幹的人,母親李慧是江京市寧平區穀裏街道周村人,是個值得稱道的賢妻良母。
父親母親兩人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同一工廠打工過,因而認識,兩人頓時就相戀了,那時楊默的外祖父一開始還不知道自己的女兒已經戀愛了,等到楊默母親懷孕了,外祖父才明白了過來,自己的女兒要跟人跑了而自己居然還不知道,因此外祖父知曉後非常惱怒並堅決不同意母親和父親的婚事。後來,楊默母親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跟著父親離家出走,並在外祖父未知的情況下在外分娩,生下一男孩。最後,“生米煮成熟飯”再改也改不了,以至於外祖父也被磨得沒了脾氣,同意了這場婚姻。
父親是一個車間技工,搞修理的,常常加班加點以獲得足夠家人開支過活的資金;母親在一家民營服裝廠工作,做裁剪的,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
爺爺楊清水奶奶王娟尚在,爸爸媽媽考慮到鄉下的父母年紀大了,一些日常生活上的事可能會很不方便,就曾經請爺爺奶奶到城市裏來生活,以方便照顧、關心他們二老,但是老人不願意讓子女負擔太重,因而十分堅決地呆在鄉下,過著自給自足種田耕地的生活。楊默是江水縣人,是難以在外地正式中學讀書的,但是靠著舅舅李明豪是寧江區教育局副局長副處級幹部的身份,還是去了離外祖父最近的周村初級中學。
楊默家本可以住外祖父李樂天、外祖母陳舒那的,但是因為需要長期暫住這裏,而父親不願意打擾親戚,哪怕是嶽父嶽母,更何況父親和外祖父還在為那件事各自對各自都有些隔閡,父親也就也不樂意住周村外祖父家。
現在一家人都租住在周口村下麵的夏方村靠周口村初級中學的一間七十平米的民房中,房租九百元,已經算是便宜的了,很多電器,如冰箱、空調、彩電、太陽能熱水器、煤氣灶等還是需要自己購買的。
楊默是個思想獨立、富有理想、富有智慧、能動力高的人。小時候,楊默一直就很黏著他爸爸楊書誠,經常跟著爸爸楊書誠去玩,因為村子是三縣交界地帶,所以那的人流就相對比較多,也就會時常有大人在那談評,說著某村某地的趣事,而這其中又數談論別人發家史的最多,聽著聽著就給了小時候的楊默幼小的心靈很大的衝擊,什麼‘二奶’、‘小三’、‘拜金女’‘富二代’‘官二代’‘拚妻’‘房奴’‘白富美’‘蟻族’的都來了,一時間感覺很新鮮,但是又感覺難以置信、驚訝非凡,不過,楊默的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挺強的,楊默的心智也在這種情況下慢慢地成熟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