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番外完 攜手白頭(1 / 3)

雲韶雲昭十歲那年春天,鄰縣發了大水,他們所在村子也受到了波及,村裏家家戶戶都進了水,幸而不深,不過到小腿,將門口堵好便可。

蔣子堯家中臨近前山,地勢高一些,沒受到一點波及。

不過據說水勢凶猛,淹了好些房屋,也沒了許多人,還有不少逃難之人順著河邊大路途經他們村子。

這群人全都衣衫襤褸,目光無神,背井離鄉,蔣子堯心中可憐,手上又富裕,找人在縣城一連施了兩個月的粥。

而後因緣巧合下遇上前來治理水患,安置災民的官員,在細細思索後,蔣子堯把自己琢磨出的糧種獻了出去。

那年夏收,便有人前來將他家共六畝水田的稻穀全都收割,用車拉走了。

第二年秋日,朝廷賞賜給蔣子堯一塊令牌,讓他若有所求,隻要不過分,隻要大安朝還在,都能帶著聖旨找當地官員,或直接進京。另外,還賞賜了五十畝良田,無需交稅的那種。

弄得蔣子堯哭笑不得,跟林清說笑:“早日可以這樣免賦稅,當初何必花費那麼多時間考秀才呢!”

不過這也隻是說笑而已,他走過的每步路,都是當時最好的選擇,從不後悔,若非考取了秀才,現下過的恐怕又是一番日子。

不管那番日子如何,但蔣子堯對現在的日子不能再滿意了。

雲韶雲昭十三歲時,也是開私塾的第九年,蔣子堯教導的學生裏出現了第一個秀才,先前童生數十,中途輟學亦有。

但若碰到好學用功的,或是有天分的,因家中貧困不能繼續讀下去的,蔣子堯也會資助他們繼續讀下去。

這個秀才隻是一個開頭,隨後幾十年間,蔣子堯又陸陸續續教導出上百名秀才,有些成了舉人,有些當了官,有些秀才便是終點。

他講課不如老學究枯燥,不讓學子讀死書,為人也十分通情達理,在整個縣城,乃至隔壁縣城,都有不少學子想要當他的學生。

不過蔣子堯精力有限,班上學子人數最多時也沒超過四十人。

在眾多秀才中,隻有寥寥三人如他一般,考中了廩生,其中之一,便是他的孩子,雲昭。

也許世上真有機緣巧合一說,雲昭就如抓周時抓到的書本一般,隨後幾年繼續往上考,在他二十歲那年,三元及第,是大安朝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狀元郎。

隨後,雲昭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他自小跟蔣子堯林清一同長大,為人不迂腐也不異想天開,做事向來踏實認真,偶爾也不失心計。

雲昭一輩子為國為民,仕途算得上坦蕩,一路高升,最高官至右相,在六十歲時攜帶妻兒告老還鄉,之後也如他的父親一般,在村裏私塾成了一名教書先生。

——住的是他父親隔壁的隔壁院子。

至於蔣子堯隔壁的院子,被雲韶搶先占領了。

雲韶長大了也是個活潑的,宛如一個小太陽一般,直到他十九歲這年,也沒有中意的人家。

蔣子堯不著急,家裏又不是養不起,若雲韶一輩子沒有喜歡的,家中也交得起一輩子的大齡稅。

林清倒是覺得還是當有個依靠的,日後兩人不在了也不會太過孤獨,不過在他眼中,雲韶確實還小,若沒有中意的,多留幾年也好。

誰知道,在某日夜晚,雲韶留下一封書信,帶著銀子和兩隻虎子說是去京城找他參加科考的弟弟。

弄得兩人擔心的不行,還托不少人幫忙尋找,直到在幾月後收到雲昭來信,才放下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