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機槍VS八旗騎兵(一)(1 / 2)

王明的打算非常簡單,那就是最大限度地發揮禁衛軍手中現代槍械的巨大威力,盡可能地大量殺傷對麵戰場上的女真韃子士兵。

在王明看來,也許在熱武器發明以前,特別是重機槍出現以前的戰場上,一方士兵數量的多寡,或許是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關鍵。

隻是人類進入純火器時代以後,特別是重機槍被運用到戰場上麵的時候,士兵的數量再多,如果沒有先進的火器,也不過是放在戰場上的活靶子。

所以,王明就給了對麵戰場上韃子士兵們一個大量聚集軍隊的機會,這樣他就可以以逸待勞的一舉拿下女真韃子在戰場投入的所有軍隊。

為了這場戰鬥,王明可是在壕溝陣地當中布置了上百挺67式7.62毫米通用機槍。

這些威力巨大的67式通用機槍,被精心布置在壕溝陣地的各個有利地勢上,形成了一圈密集的交叉火力,隨時給予敵方致命的火力打擊。

在第一圈鐵絲網外麵,

莽古爾太身邊已經彙集了兩萬八旗鐵騎,雖然都是由各個滿人八旗的殘兵組成的烏合之眾,但是這兩萬名韃子騎兵烏壓壓的聚集在一起,仍然給壕溝裏麵的禁衛軍士兵造成了不小的威脅。

“還真不能小看了這些女真韃子,這麼快就從炮火的轟炸中回過神來了,能在亂軍中聚集兩萬名士兵,領頭的韃子將領是個人物。”

“如果鐵絲網外圍的韃子士兵能夠再多一些就更好了,要不然老子給這些女真韃子準備的機槍大陣,就有些浪費資源了!”

王明直接向一旁的助手吩咐道:“傳令下去,隻要對麵的女真韃子沒有去破壞外圍的鐵絲網,部隊就先不要開槍射擊,讓鐵絲網外麵的女真韃子再多聚集一些。”

王明再次看了一眼鐵絲網外圍的女真韃子部隊,就不再關注他們了,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敵人的數量再多,也不過是給禁衛軍送人頭罷了。

對麵戰場上,

莽古爾太看到遼東軍陣地上麵的那些漢人士兵似乎對於八旗大軍的聚集並不是太在意。

鐵絲網外圍都聚集了數萬八旗大軍,也不見對麵的遼東軍士兵有什麼相應的應對措施,這直接讓莽古爾太開始膽大起來了,私底下的小動作也變得越來越多了。

莽古爾太先是把那些身上帶有傷勢的八旗士兵排在了整個隊伍的最前麵,等大軍衝鋒時,這些傷兵還可以為後麵的同僚擋一下遼東軍士兵射來的子彈。

另外,他還把最精銳的一批騎兵放在隊伍的最後方,讓他們換上了體力最好的戰馬,就連騎兵身上的棉甲也多披了一套,這或許也擋不住遼東軍的新式火槍,但至少為他們多掙得了一線生機。

莽古爾太把這批精銳騎兵當成了自己的殺手鐧,把衝進遼東軍陣地的希望都放在了這批士兵身上。

不過,莽古爾太的性格雖然有些魯莽,但他卻不是無腦之輩,現在後金國的軍隊已經距離遼東軍的陣地不到兩百米遠了,擋在兩軍之間的障礙隻有那看似單薄的三圈鐵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