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圍著爐子吃烤洋芋(1 / 2)

烤箱裏烤的洋芋拿出來五個,一個大人拳頭大,另四個小孩拳頭大。

放在爐子上,四個小的圍著一個大的。

“目前來看,這是我們大坪村,這是你們小水、丁莊、文崖、高崖。”

看五個土豆方位,剛好是五個村子的方位。

秦支書不是故意這樣說,四個村子的方位真圍著大坪村。

一個更小的土豆放在遠處,秦支書繼續說:“這是紅山凹,他們村的村長已經簽了協議,在他們村建磚瓦廠。”

讓這四個人跟秦家叔侄倆簽產業投資協議。

秦川坐在桌子後麵拿著鋼筆刷刷寫,秦建文給他們說明白。

一個村先墊資一萬塊,這個冬天把攤子支起來,把他們村裏的人心捂熱乎,等三月消凍,該砌磚砌磚,該打土牆打土牆。

張支書聽著秦建文嘴裏的解釋,身子從爐子邊挪到寫字桌邊,眼睛瞅了一眼秦川手底下寫的字,咽了一口唾沫。

小聲問:“秦支書,秦老板真是小學畢業?”

“小學畢業就不能寫字了?”秦建文咧嘴。

“不是啊秦支書,你看他寫的字,壓根就不是小學文化人寫的,是練過幾十年的硬筆字,別人看不來,我能看不來。”

張支書會寫一行漂亮毛筆字,誰寫出來的字好賴他一眼能認出來。

這段時間,看川侄兒寫合同條款,秦建文特納悶,這一手字絕對不是一個小學畢業的人能寫出來。

再說了,一二三四五那些合同條款,不知道他怎麼學來的。

侄兒就一個解釋:“李豔教他的。”

李豔是高中文化,懂財務懂合同,侄兒用一段時間跟她學這一手本事,也不是不可能。

一個村簽一份協議。

秦川在口頭上給他們解釋清楚。

“張支書、丁村長,文村長,高村長,你們各個村的產業,以鄉鎮企業規模運行,都是我平安貿易公司底下的產業基地。

產品外運,定價,銷售等都是我說了算,人員安排方麵,以你們村的勞動力為基礎,親戚們要來的都可以來,吃饃饃混卷卷的人堅決不要,我看誰不合適,我有權開除。”

幾個人耳朵裏聽秦老板解釋,眼睛看合同上條款。

張支書皺眉頭問:“秦老板,看你這意思,我們村的番茄加工廠是你的?”

秦川口氣堅定:“必須是我的,我說了算!你要不同意也行,你們村以集體名義建磨坊油坊,全村人集體所有,全村人說了算,咱比較一下,看我的番茄廠能做下去,還是你的磨坊油坊能做下去。”

秦老板的這個思維讓幾個村長跟不上趟,跟他們心裏想的不一樣。

按李東寧和馮書記給他們開會的指示,鄉鎮企業就是村裏的集體企業,就是大家分錢大家說了算。

到秦老板這兒,怎麼就成了他說了算?

都是平安貿易公司的產品生產基地,這一下子很難消化清楚。

秦川很想給他們解釋清楚,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鄉鎮企業遍地開花,也就火了幾年。

後麵爭權奪利,搞的烏煙瘴氣再搞不下去,存活下來的那些鄉企,都是有錢人收掉了的原因。

還不如剛一開始就把什麼都說清楚。

“所有權是我的,經營權是我的,大方向我說了算,張支書,你要不同意在你們村建番茄加工廠也可以,我在我們村建,你們村每家種一畝番茄,我過去拉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