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住在鄉下,上小學在村裏上,放假時經常跟同村的小孩玩耍。
就在我小學畢業後的暑假裏,我和夥伴們嫌天熱,約定一同去後山打籃球,興奮得不得了。
我們村的後山有一個廢棄的籃球場。每逢清明節,村裏多數人家去掃墓都會經過籃球場附近的小道,因此後山的籃球場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
據說籃球場本屬於後山中的一所小學,過了些年代,後山小學被荒廢,新小學建立在村中,新小學也就是我們當時正在上的那所。
在那個落後的年份,再怎麼喜歡打籃球的村裏人,他們的籃球技術也是如同當地人一般土生土長,沒有專業教學指導。
年久的小學,沒有建圍牆,我們順利進入,籃球場周圍隻有教學樓一個建築物。我們分好隊,正式進行“籃球比賽”。
我們當中有一個小孩雙手失誤,本想把球投入框中,可用力過猛,把籃球投到球框邊上。滾動的籃球被彈射出去,順著斜坡滑到距離籃球場一百餘米外。
我們幾人趕忙去撿,到了籃球落外,意外發現籃球落在一處破廟門外,怪事就此而起。
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站在後山依舊清冷。樹葉幾乎把射入球場的陽光都遮擋,再加上涼風時不時撞入林間,令人深感舒暢。
我們跑到寺廟外把籃球撿起來,用袖子擦了擦布滿額頭的汗珠。
此時我的注意力不在球上,而在眼前的一些新事物上。隻見寺廟周圍的牆壁間隙長滿雜草,參差不齊。
我們隻見過後山的籃球場,至於寺廟,則是聞所未聞,好奇心湧上心頭。
寺廟中有一尊佛像,佛像端坐在寺廟正對入口靠牆正中央的木製桌案上。照進寺廟的光線有些暗,使佛像在暗中顯些詭異。此刻是下午,我們並不感到害怕。
位於佛像下麵的地板上,零零星星點綴著什麼東西。
我把目光轉移到地上,發現地上有銅錢、白符、碗,地麵塗著黑色的線條、紅色的點、灰色的圈。灰圈上的墨黑石頭似乎還壓著什麼東西。
這裏以前似乎做過法事。
民間畫符有講究,黃符能辟邪擋煞,紅符能請神送神,黑符能驅邪保平安通靈,身帶綠符可以護身,免受身災,而白符則是驅鬼通靈。
按理來說,像寺廟這樣的地方不該有白符,白符在家裏或是野外才是常有的事。寺廟為什麼會有白符。
這樣的寺廟我是第一次見,沒人來上香,沒人來拜。佛像前無桌子,看來佛像不是用來拜的。我也沒聽過大人提到這裏的寺廟。
“裏麵有好東西!”
有人用手指了指佛像,興奮地叫道,純然為了吸引其餘人的注意力。
我立即把他的手拍下。
對於禁忌,我有點了解,指佛像或摸佛像都是對佛像的不尊敬,會發生不吉利的事。更何況是來曆不明的佛像。
他原本興奮的臉上突然沉了下來,麵無表情,眼珠子一直盯著佛像看,不作聲。
我知道並不是我拍他的原因,他可能是看見裏麵的什麼“好東西”。我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卻沒看見什麼特別的東西,臉上寫滿疑惑。
我們活蹦亂跳又玩了一會兒,此時太陽的輪廓與遠山相擁,天色不早。
“我先回家,這個時候我家晚飯快做好了。”
“我也要回家了,明天再來玩。”
“明天早上我去你家找你玩。”
你一言我一句,我們三三兩兩離去。
回家路上,我一直想著關於寺廟的事。到底該不該跟家人說,不說怕會出什麼事,說了說不定能化解。但是如果說了,怕遭到家人責罵。於是我憋著關於寺廟的事到了晚上十點。
對於年幼的我來說,思考問題不能做到像大人一樣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