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思硯為長相思的花魁一擲千金,並流連幾日,最終將人接回成王府的消息,早已傳得京城上下人盡皆知。
皇帝不可能不知道,殷思硯沒必要瞞著。
但皇帝此刻明知故問,還特意叫了殷思硯過來,顯然就是為了敲打他。
果然,殷思硯話音剛落,皇帝便嚴厲道:“朕不管你從哪兒接了什麼女子回府,但你該清楚自己的身份。”
陸承聽身份低微,配不上成王妃的位置,皇帝可以不管殷思硯的心儀之人是什麼身份地位,但成王妃,必須得上得了台麵。
這事關皇室尊嚴。
大宣朝人人皆知,成王與皇帝一母同胞,感情甚篤,雖說成王身體不好,從不插手朝政,但卻正兒八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皇帝手中的權利都可毫無顧慮的放給殷思硯。
若非是殷思硯自己精神方麵不正常,皇帝便是讓他攝政,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
隻要討好了殷思硯,就是討好了皇帝。
皇帝後宮佳麗三千,能脫穎而出得到皇帝青睞的能有幾個?但成王不同,成王府中雖說也有不少女人,卻都隻是玩物,正妃側妃的位置都還空著。
但凡野心昭昭者,無一不在用自家的女兒,惦記著成王妃的位置。
皇家之事無兒戲,皇帝為了權衡,為了禦下,自然不會任由殷思硯胡來。
玉世安如今也算位高權重,雖覺得讓玉闌秋嫁入成王府也算一樁妙事,但絕不會這般上趕著前來,主動替女兒向成王求親。
但架不住玉闌秋落水,大病一場,又受了陸承聽的刺激,以死相逼,非要嫁於殷思硯做這成王妃不可。
玉世安老淚縱橫,一來便對著皇帝,重重磕了個響頭,說了一籮筐煽情話。
什麼這麼多年效忠於皇帝,效忠於大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什麼自己大半生兢兢業業,除了大宣昌盛,帝王安康,就隻盼著家中能平安和睦。
他隻有一個嫡女,仰慕成王多年,雖說出來實在是丟人,卻也隻是盼著孩子好,望皇帝可憐可憐他為人父的苦心。
玉世安不傻,陰謀不如陽謀,與其用些什麼見不得光的手段讓玉闌秋入了成王府,日後被皇帝查到蛛絲馬跡去猜忌他的用意,不如實話實說。
玉闌秋生病鬧出來的動靜不小,而且玉闌秋對殷思硯的心思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玉世安隻有一個嫡女,必須得好好利用,玉闌秋心悅成王這事兒,深得他心。
他也沒說要皇帝賜婚,隻在皇帝麵前裝作一副愛女心切的模樣,讓皇帝自己去定奪。
殷思硯聽著皇帝嚴厲的語氣,垂下眸,一言不發,但渾身上下的氣息都透露著倔強和抗拒。
皇帝到底是心疼殷思硯,並未太過專製武斷地直接下令,隻問:“聽說你從長相思,接了個姑娘回去。”
殷思硯隻低著頭嗯了一聲。
皇帝看著殷思硯,隻覺得他還跟幼時一樣,哪兒不高興都擺在臉上,有些無奈道:
“成王妃隻是個名頭罷了,你若不喜那玉闌秋,抬回府裏,隻當個擺設便罷了,又礙不得你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