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明末起點 第五章 天外來石(1 / 2)

狗血的桃園三結義,磕頭燒黃紙喝血酒,吳三桂最大是大哥,戚奕國是二哥,劉皓軒是老幺。

三人又仔細商量了半夜,決定把前哨站放在山海關與錦州的六股河的下漁場,這裏臨海又臨河,最主要的是六股河上有一座大木橋,打不過韃子就可以跑,也可以隔江對峙,也可以選擇把木橋一燒就逃跑,等韃子把木橋架好追來的時候,逃跑的人怕早進山海關了。

其他步驟不變,步兵提前兩天乘海船出發,五千騎兵由劉皓軒帶領,於第二天晚上出發,建立前哨營地,等待步兵的到來,等步兵把大營的防禦搞好,就是吳三桂大哥帶領主力前來彙合。最後就是突擊韃子了。

這主意是劉皓軒出的,所以這個先鋒被吳三桂強行安排給了劉皓軒,戚奕國傷還沒有完全複原,坐鎮山海關。

計劃是非常完美的,但這麼大的軍事行動必須請示皇帝的,狗頭軍師劉皓軒胸有成竹地仔細說出了這場戰爭應該準備的一些外部條件,隻有小白才把戰爭看成單獨的事件。

劉皓軒是這樣安排的,吳三桂和劉皓軒自己現在就回去寫奏章,吳三桂寫的是這次出兵的奏章和一份完備的戰爭計劃,劉皓軒寫的是大捷的捷報奏章而以,正好一起送去。

然後就是明天的慶功宴,一定要大造聲勢,越大越好,大勢宣傳戚家軍斬首兩萬韃子的英雄事跡,在安排一些戚家軍去酒樓茶館現身說法,真實地講述正個戰爭的過程,雖然戚家軍傷亡很慘重,但真實的故事也是最有感染力的,不是嗎?

餘下的就是吳三桂這個總兵的了,準備戰略物資——火藥。

這兩份奏章上去,送到京城八百裏加急需要兩天,聖旨的道理最少四五天,朝堂那批文官扯犢子的本事不是蓋的。

等事商量完畢,剩下的就是各自去準備。

第二天一早,劉皓軒就把些好的奏章拿在手裏,直奔總兵衙門,剛一到總兵衙門,就看見無數的士兵在搭建彩棚,準備炮仗,無數的牛羊在往總兵衙門送,看來這吳三桂是接受了劉皓軒的建議,這讓劉皓軒對吳三桂的印象又好了不少。

劉皓軒剛走到門邊,吳三桂就出來了,手裏也拿這奏章,身後還跟著一行上百人的吹鼓手,打著無數旌旗,甚至還有幾麵大旗上用大字寫著,“大捷天佑大明,戚家軍殲滅韃子精銳騎兵兩萬。”

這聲勢夠,劉皓軒隻不過說了一個大概,吳三桂就能明白其中精髓,不簡單啊!梟雄沒有點真本事那是不可能的。

報捷隊伍裏還有十幾個缺胳膊少腿的戚家軍,這些人都是劉皓軒從死人堆給帶出來的,讓他們去回答百官和皇帝的垂詢,那就更加真實了。

交結完奏章劉皓軒和吳三桂目送報捷隊伍浩浩蕩蕩向京城開拔,至於慶功宴的準備,這不是劉皓軒要考慮的事,所以就和吳三桂客氣了下,就獨自到山海關內的逛街去了,看看大明時代的山海關,也是一種享受哦。

山海關曆來都是各朝各代京城與遼東朝鮮必經的陸上通道,繁華自是不在話下,車馬粼粼,人流如織,不遠處隱隱傳來商販沿街叫賣的吆喝聲,街道兩旁是數不清的商鋪,賣布匹的,古董的,皮毛的。。。。。。應有盡有,偶爾還有一些爭吵聲,劉皓軒自感猶如置身於一幅色彩斑斕的豐富畫卷之中,禁不住停下腳步,眼望著血紅的殘陽,複雜的眼神意欲要穿透回自己那個數百多年後的時空。

發生在錦州的大戰,隻是讓城裏多了無數的流民,但並沒有讓這座城市的繁華減少半分,茶樓裏麵今天的說書人也變了,不在是手拿折扇的說書人,二是換成了戚家軍的將士,下麵的聽客聽到激動出,總是會用熱烈的掌聲回報戚家軍的演講,大街小巷裏麵的人也在邊走邊談論這次大捷,劉皓軒想要的效果被吳三桂在瞬間演繹的如此完美,這充分說明吳三桂能力非常的不簡單。

此時一對商人在不經意間從劉皓軒身邊走過,隻聽見一個小夥計說;

“東家,你說這天上的流星石為什麼那麼重呢!咱們幾個人都抬不動。”

隕石!劉皓軒腦海裏馬上就明白這夥計說的是什麼了,這東西一般都是含鐵高的太空鐵礦石,不然早就在空氣中燒沒了,劉皓軒現在正愁自己沒有武器裝備呢,現在馬上就要帶五千騎兵衝鋒陷陣,沒有好的武器那可不行,這隕石就是最好的材料,打造的武器鋒利無比。

劉皓軒快步追上那隊商人道;

“請問這位小哥,你們所說的流星石在哪裏?”

“在我們車上呢。”小夥計一說完就挨了掌櫃的一個爆栗。

掌櫃見劉皓軒一聲讀書人打扮,心裏印象頓時好了不少。

“不瞞這位小哥,我們在來山海關的路上確實撿到了一快流星石,就在我們的車上,個頭不大,卻是十分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