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浴血山東 第九十章 血戰德州(1)(1 / 2)

德州市麵上位於黃河下遊,山東省的西北部,是山東省的北大門。曆史上,德州就是京杭大運河的一個重要碼頭。德州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京滬鐵路、石德鐵路和在建的德龍煙鐵路在這裏交彙,是山東的北大門,華東、華北重要的交通樞紐。

現在的劉皓軒所有的情報隻能靠邸報,還有難逃的難民,這種情況都是劉皓軒擔心崇禎猜忌,所以沒有發展情報係統,依照現在劉皓軒的實力,發展一些旅店類的間諜情報係統,還是可以的。

現在這沒有情報係統的難處就體現出來了,劉皓軒此時怕是連皇太極都趕不上,說不定皇太極都比劉皓軒的情報來源豐富。

五天的突擊訓練,本來就是紀律嚴明的琅琊軍更加進退有序,又經過兩次大的戰爭淬煉,所有的琅琊軍渾身上下都是殺氣,這才是虎狼之師。

劉皓軒在登州留了一千人,又從琅琊寨掉了一千人,同時整編俘虜,把總以上的軍官全被劉皓軒給送上海船,說是送到京師去審判,怎麼可能被送到京師去,半路上,幾條大海船就無緣無故著火了,當然那些人也是消失在忙忙大海了,至於孔有德和耿精忠兩人,暫時被關押在琅琊寨,等韃子入寇平息了,劉皓軒在派人送到京城。

崇禎五年七月五日,劉皓軒帶著七千琅琊軍,帶著一百輛四輪大馬車和無數的輜重糧草開始北上勤王,這七月的天氣行軍是可想而知的了,道路兩旁的樹木在烈日下都是耷拉腦袋,在烈日下行軍的人就更是汗如雨下,何況還是全副武裝。

劉皓軒隻好一早一晚行軍,午間時分就到下午五點才開啟拔營出發,這樣盡兩避開高溫,不然等自己亡命趕到,怕是有一半的將士中暑而不能戰了,那樣反而得不賞失了。

正常情況下,劉皓軒的琅琊軍是行軍六十裏,現在直接減半了,每天行軍三十裏,劉皓軒的行軍路線是萊州,淄博,濰坊,青州,濟南最後趕到德州,德州是運河支點,到德州後劉皓軒就打算在德州坐船開赴北京,也讓將士們節約體力。

這一線行軍路線少說也有七百多裏,光是這行軍就要花劉皓軒進二十天的時間,還隻是走到德州,在德州坐船到通州又要十天的時間,也不知道那時候京城會變成什麼摸樣。

既然無法預料,那就不用劉皓軒去想這些惱人的事,劉皓軒在繼續行軍,同時大明曆史上兩個最出名的人物開始出場了,一個就是盧象升一個就是秦良玉。

曆史因為劉皓軒這紙蝴蝶的到來,已經有點漸漸偏離軌道,本來滿清到在崇禎六年入寇的,想現在是整整提前了兩年,當然盧象升提前入衛京師了。

盧象升少年時愛讀兵書,喜習騎射。明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後任大名知府。崇禎二年(1629年),後金軍入關,兵逼京師(今北京),他募兵萬人入衛。次年,進右參政,受命整治大名(今屬河北)、廣平(今河北永年)、順德(今河北邢台)三府兵備,所部號稱“天雄軍”。六年起,參與鎮壓高迎祥、李自成等部農民起義軍,直至九年九月出任總督宣大、山西軍務,練兵禦清。十一年冬,清軍三路大舉南攻,盧象升主張堅決抵禦,率諸將分道出擊,與清軍戰於慶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因握有兵權的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楊嗣昌一意主和,事事掣肘,使盧象升屢戰失利。但他誓死決戰,激勵將士奮殺。是年十二月(1639年1月)在巨鹿(今屬河北)同清軍激戰時陣亡。後追贈兵部尚書,諡忠肅。有《盧忠肅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