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見黛玉從盒裏掏出那玉佩,一時大驚失色,一把抓住那玉佩道:“姑娘如何有這玉佩?”
黛玉哼了一聲,隻道:“我在問你呢?你可有什麼要說的。”
晴雯捧著那玉,不覺又流下淚來,哽咽半天才道:“這佩是我的。卻不知何時不見了,怎會到了姑娘這兒了?”
黛玉便伸手讓晴雯將佩還於她,晴雯巴巴地捧著便是有些舍不得,但是最後還是遞給了黛玉。
黛玉也不多言語,又將那佩放入錦盒:“你可知道這其中的厲害。”
晴雯掩麵哭泣,渾身都哆嗦得曆害,吱唔了半天才道:“我隻記得幼時顛沛流離,與祖母和父母一起過著躲躲藏藏的日子,隻是並不知為何要如此。五歲那年姑蘇的一場大火卻將我與親人們分開。唯得一家奴將我救了出來,父母祖母在哪裏也一概不知。”
“吳貴是你家的家奴?”黛玉有點疑惑。
“是,隻因為了隱藏身份隻說她是姑舅哥,又將我的姓也隱了去,獨他留了名叫吳貴。因之前知是在京城裏有親,才上門來投靠,但是卻又遍尋不著,好不容易打聽到賈府老太太,這才……”
黛玉想了一下也就想通了,晴雯當是那吳三桂的後人,隻因吳三桂在康熙十七年的時候就病死了,死後他的孫子吳世璠繼了位。
吳三桂曾在湖南衡州稱帝,國號周,改元昭武,晴雯所攜之玉佩眼瞧著就不是普通人能帶的。
再加上她那姑舅哥還叫做吳貴,雖改名但卻守著這姓和一點諧音祭奠之先主也不是不可。
康熙二十年吳三桂建立的大周便被康熙平了,吳世璠也自殺了,倒是不知晴雯是屬於哪一支的。
“你可記得你父親名諱。”黛玉又問道。
晴雯隻是搖了搖頭:“那時年幼,尚不記得了,這玉佩期間一直帶在我身上的,隻是到了京城後被吳貴拿出去說是賣了,不久我們就被送到了賈府。又說以後打死也不可再提這玉佩之事。”
黛玉歎一口氣,想了一下,那吳世璠死的時候不過也才十五六歲,肯定不可能有什麼後人的。
吳三桂的兒子隻有兩個,一個是吳應熊,被押在京城裏娶了建寧公主而成了人質。
吳三桂造反之後,康熙一氣之下便將吳應熊以及建寧公主的兩個幼子都絞了,建寧公主和她所生的兩個幼女也被幽禁起來。
康熙二十五年,又因大臣蔡毓榮隱匿吳逆嫡孫占據為妾,事敗後蔡毓榮怕全家被牽連,又殺人滅口,後還是被康熙知道,因著是建寧公主的女兒,又不知如何被送到外麵成了別人的妾。
盛怒之下還是將蔡毓榮一家斬首棄市,此事之後,建寧公主又連遭打擊,便生了重病。
建寧公主是皇太極的十四女,論輩份是康熙的姑姑,這和親也是為了國家,為了朝廷,輪到最後自己生的兒子女兒都慘遭橫禍,皇親國戚,到頭來落到這般下場。
康熙聞建寧公主生病,一時也不勝感歎,即命該部院衙門將一應服飾執事等項,星夜製辦,又遣乳媼親近侍衛往視,方才令建寧公主回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