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除了正宮是個主(1 / 2)

元春眼神裏卻有些躲閃之意,但黛玉大方有禮的樣兒,倒顯得她有些小性了。

便又正了正麵色道:“之前皇上倒是說這樣好的景致兒,虧得妹妹如此招待,今又有些妙才的姐妹在此,何不出一題揭個詩絕,應這方景罷了。”

康熙一聽便道:“甚好甚好,之前便道要考考幾位阿哥的才學,如今倒是罷了,若是女兒家的詩詞作對也算不上考學,倒能助興而已。”

說著便吩咐著李德全命人上了筆硯伺候,康熙便指著席間的眾女子,若能擅吟詠的,皆一人出一首,又點了“詠菊”的題。

黛玉勾嘴一笑,便想到上一世也是螃蟹宴上詠菊的場景,隻是這一世詠絕的人倒是多了這許多。

一聽康熙出了題,讓席間女子擅詠的都各自去了書案處自行抄錄,最後彙於康熙處評點一二。

宜妃便道:“唉喲喲,這可是難為我們滿人女子了,從小可是在馬背上跑著玩的主兒,怎會這詩的賦的。”

康熙便笑道:“不會就罷了,不責難。惠妃定是會的……”

康熙說著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惠妃,惠妃便站起來:“多年不曾倒騰這些玩意兒了,那臣妾就顯醜了。”

便也起身,小心走到書案處,落下一首,置於一邊……

又有密貴人自告奮勇地上前提筆寫下一首,元春也上前寫了。

宜妃、德妃、佟妃、榮妃四人皆是滿家女子,從小也不學這些漢人們玩的文字遊戲,遂隻得一邊待著,擺著一副看熱鬧的勁頭。

這外頭,三春見著裏邊的貴人妃子們也都落了筆,才起身來上前提了。

探春第一個上前寫了一首,湘雲緊接其後也去填了。

迎春、惜春雖不擅詩詞,但在老太太的眼神威懾下也隻得硬著頭皮去添了一首。

寶釵見大家都寫完了,才起身起來走到案前提筆,又看了看案前其它幾個人寫的便道:

“皇上點了詠菊,娘娘回得卻甚妙,用了種菊,卻皆是以菊為賓,人為主,後數幾首也皆是二字,一實一虛,菊為實,虛通用門的,又是詠菊又是賦事,前人卻沒有這般做過,也不能落套。賦景詠物兩關著,又新鮮又大方。”

康熙一聽,便覺頗有些意趣,遂讓李德全將桌上的幾首詩先拿過來自己瞧瞧。

黛玉便走過去道:“即便如此,如此湊上十二首才算最佳!”

寶釵便也點了點頭,抬筆起來便寫下兩首。

黛玉一見,之前惠妃、元春、密貴人、探春、迎春、惜春、湘雲一人一首,寶釵寫了兩首,加起來便有九首。

隻差自己的那三首……

遂心裏一歎,這一世雖是換了一波人,倒是填的詞卻是一般多少的,連題目也是一樣的。

心裏也不免為之一動,似若又回到上一世的詠菊題詩之時,一氣便寫下了上一世自己題的那三首下來。

李德全站在一邊,笑咪咪地看黛玉,不住的地點頭,見黛玉很快便寫好了,才接過來又一並呈了康熙。

康熙一個人拿著這十二首詩,看得笑咪咪,便又遞給太子看,太子一邊看一邊道:

“當是女兒心思,倒比我們男兒們的更顯得情趣了些!還都落了自己的字號,有趣有趣!”

康熙點點頭:“不妨你念出來大家都聽聽!”

太子便饒有興趣地站起來,擺出了一副正經文公子的翩翩風采起來,嗯哼兩聲有模有樣地開始吟頌起來:

種菊 蘭惠雅士

老來懶賦白衣仙,種菊宮下歲暮天。野外有山供醉眼,人間無地可逃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