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瀟湘再題螃蟹詩(1 / 2)

黛玉想到這一世的“真寶玉”應到了太子身上不免就輕笑了一聲。

康熙聽到身後黛玉的笑聲便問道:“玉格格當是那女中李太白,你來說說太子這首詩如何?”

黛玉一笑,“皇上允我直說嗎?”

“直說無妨,恕你無罪!”康熙又瞥了一眼太子,見太子正頗不服氣地看著黛玉。

黛玉上前笑道:“要說太子這樣的詩,一時要一百首也是有的。”

她這一言說得太子真個是氣得腦門子青筋亂跳,“你之前連寫三首,這會子才力也盡了,孤倒想看看你能對一首嗎?”

黛玉鎮定地道:“可曾想臣女這兒剛好得了一首:

鐵甲長戈死未記,堆盤色相喜先嚐。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禦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對茲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香菊帶霜。”

康熙一聽便哈哈大笑起來:“鐵甲長戈死未記,好句好句。倒有幾分男兒氣!”

眾人也都喝彩一番,引起太子有點懊惱,便坐下不吭氣。

黛玉又道:“我這首倒不及太子的,太子殿下的那首實比之前我們女兒家的那些更勝一籌,之前小女子不過是戲言,還請太子不要恕罪!”

太子見黛玉給他一個台階下,也便麵色緩了緩:“你是說孤是與女子一般見識的人嗎?”

老五忽然說:“若說詠螃蟹我倒是有一首,不過比不上太子哥哥的和林妹妹的:

大嚼有此珍,橫戈幾百身。

風流思縮項,搖蕩欠清恩。

不比江湖客,難分南海神。

蟹兄知我者,一笑作猩唇。”

“哈哈哈……”

眾人一聽都笑彎了腰,宜妃便自嘲一聲:“我這傻兒子作的是什麼詩,牛頭不對馬嘴的。”

老三作為文人代表此時不發言更待何時,便道:“若這樣也可以,那兒臣也有一首:

“吳人未肯吃蟹黃,郭索作菜也成湯。錢塘江邊風露霜,一尖已是撐船漿。

監州不知甜似蜜,放行也有墮鳶裝。眼中見此難忘處,詩裏欲招毛穎將。”

(備注:“郭索”是指螃蟹爬行時的樣子,也指螃蟹。)

康熙遂連連搖頭:“什麼亂七八糟的,這‘詩裏欲招毛穎將’倒正是你這性子,你是想在你的詩文裏打片天下不成。”

三阿哥一笑:“皇阿瑪最知兒臣之意……”

康熙一揮手,意思是:滾滾滾!

老八便也點了點頭:“兒臣也有一首:

少來不敢思酬恩,隻願西風載酒樽。自笑平生誇螃蟹,卻思今歲食豆根。

此身已付一蒲葉,舊友空餘五有真。莫把黃花輕落去,古人詩論有誰爭。”

康熙遂點點頭,笑道:“不錯不錯,八阿哥性子慈愛溫和,一句‘自笑平生誇螃蟹,卻思今歲食豆根’。好啊,作為皇子,你們皆是錦衣玉食,卻不要忘了百姓們的餐食。今兒個不僅有螃蟹,也有老百姓們能吃的土豆紅薯,也是值得歌頌一番的。”

老十聽了半天實沒聽出味道來,便道:“皇阿瑪,這漢字頗愛咬文嚼字,不如我滿語好用。”

康熙瞪了他一眼:“做皇帝更難學,所以你便不用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