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鼇背三山獨立名(1 / 2)

一時席間歡聲笑語,男人們似都等著這邊的女子們施才答題。

總算各自都寫了,李德全才命宮女們一個個地上前來拆那燈上的封紙。

康熙拿了一盞燈看了看,笑道:“不錯不錯。來,老三,你來念念,讓大家夥猜猜。”

老三便站起來,先捧了一盞燈便念道: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明月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猜一節日)落名:哈塔那拉氏。”

康熙眯著眼,席間也都猜著了,隻是答案得由皇上來說,顯得皇上最聰明嘛。

康熙又看了看蘇麻和太後,太後笑了一下道:“這個我知道,是中秋。可是不是?”

見皇上太後皆往這邊看過來,哈塔那拉氏才起身來行了個禮道:“是!”

太後便笑道:“好好好,‘中秋’對‘月’,不錯不錯。皇上要賞。”

康熙便笑道:“賞賞賞!”

一眾子樂哈哈地笑一陣,又著老三繼續,念道:

“蟲入鳳窩不見鳥,田落深溝頂上蓋,細雨下橫山上,半個朋友不見了。(猜四物)落名:他塔喇氏。”

康熙哈哈大笑起來:“這個有趣,這不就是字謎嘛。”

五阿哥摸了一下後腦勺道:“就這首最好猜。兒臣能猜。便是‘風畫雪月’。”

大家也都點頭,“這便是把四道謎底皆說盡了。好……皇上快賞吧。”蘇麻也笑著說了一聲,隻因這題麵簡單。

“這也太簡單了,挑個難一點的。”康熙便道。

三阿哥轉了半天,才挑到一首,念道:

“鏤檀鐫梓一層層,豈係良工堆砌成?雖是半天風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猜一物)落名:薜氏。”

黛玉一聽,便知這是寶釵題的,便斜眼睨了一眼寶釵,見她也正好在看她,二人又會意地笑了笑。

三阿哥念完就見下麵一眾子也都竊竊私語起來,有些還皺起了眉頭。

一時好象不能確定答案是什麼,便有八阿哥道:“雖不能確定這謎底是何,但這詩當是好句。‘雖是半天風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這便是引了那《長恨歌》中的一句‘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老三點了點頭道:“‘夜雨聞鈴’這個典故便出自這裏,這詩裏頭倒是顯得風雨更緊了些,連鈴聲也聽不到了。倒是顯得更有意景一些。”

眾人也都點頭,一眾大臣也都點頭稱妙。

康熙臉上露著笑,但是心裏卻自忖道:

這詩雖妙,但這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典故出現在這裏當是不祥,小小年紀作此等言語,也非福輩。

便拈須對著陳廷敬道:“陳大人可猜到是何物。”

陳廷敬笑道:“臣猜是那鬆果,不知是否。”

康熙便也舒眉一笑,問寶釵:“可是?”

寶釵立即起身行禮道:“正是!”

康熙便笑道:“詩題得好,這鬆與雪對應,景也到位……賞!”

正於間,就聽三阿哥道:“我可尋到一首好的了。”

眾人一聽,便又注目到他手上的燈,見三阿哥挑了一下眉道,“皇阿瑪,這首容兒臣隻念這謎麵,不說是出自誰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