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說話間,便聽得外間來報建寧公主來了,還攜了新尋得的女兒晴格格一同前來。
此時車轎已快到了,招呼各位去趕快準備著。
要說這建寧公主可是康熙的親姑姑,論品級賈府如今沒有哪位婦人能與她同級,寶釵如今雖然是太子的側福晉,但是一個側福晉品級卻降了許多。
賈母雖然是一品誥命夫人,但是公侯命婦屬於外命婦,外命婦的品級要比所有皇室宗親的品級低。
在清皇室裏,皇後為一品,皇貴妃以及太子妃皆是二品,親王嫡福晉與貴妃、固倫公主三品,親王世子福晉與妃、和碩公主為四品,郡王貝勒福晉與郡主,嬪的品級相當,都是五品。
寶釵若是嫡福晉那當是二品,可惜她是側福晉,如今隻能算五品。
黛玉如今不管算是貝勒福晉還是算郡主也都隻能算五品。
當然,等老四過幾年封了雍親王她便是三品了,也不急,總之好日子總是在後麵的。
建寧公主原和碩恪純長公主,清太宗皇太極十四女,初號和碩公主。
前些年因康熙考慮到公主在清前期穩定吳三桂下嫁給吳應熊,為當時順治以及幼年時期的康熙都換來難得的平緩過渡時期。
卻在此後被康熙下令將吳應熊及公主幼子皆數絞殺,實為有愧於公主。
康熙特又加封了公主為固倫公主,號建寧公主,以茲補償,這也是孝莊太後去世前叮囑康熙一定要他辦的事。
對於孝莊的遺願,康熙不敢不尊,於康熙二十七年解除了建寧公主之幽禁,還加封為固倫公主。
由此公主的日子就好過了起來,如今又聽聞尋得多年前失散的親女也是可喜可賀。
在場的人無不感到有些意外,唯有黛玉眉色淡淡的,淺笑一下,隻有老祖宗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黛玉,也並沒說什麼。
一行人忙著出去迎接公主,行至榮府大門外,就見街頭巷口皆已經用圍幕擋嚴,一沿的侍衛站得齊齊整整,賈政賈赦一幹男子也都出來立於兩側。
賈府一幹上下悉數到盡,等了約莫一柱香的時間,就見一公公騎著快馬上前,急急地下馬招呼十來個小太監站了兩側,賈赦領著賈政一眾男子知是快到了,忙行至街口簇立,賈母領著一眾子女兒家在府門前候著。
又過了稍息,才見兩個太監騎馬緩緩而來,行至街口處下馬,將馬趕出圍幕外,便麵西站立,不多時又來一對,亦是如此。
如此少時便來了十來對,才聽得有鼓樂之聲,一對對龍蔟鳳翣,宮扇雉羽,又有侍女提爐銷金,焚著禦香。
之後才有一把曲柄七鳳台金黃傘過來,便是冠袍帶履。又有執事太監捧著香巾、繡帕、涑㿻、拂塵等物。
一對對走完,最後才見一方八抬著一頂金頂金黃繡鳳鑾輿緩緩行來,黛玉和寶釵在最前麵,忙跪下行禮。
有公公慌忙上前將二人扶起:“福晉和格格快快請起,今兒個公主也是臨時起興到此。”
寶釵笑道:“論理我且要叫公主一聲姑婆,禮該如此。”
麵上雖如此說,寶釵心裏卻暗道:自己這個太子側福晉出來何時有這等氣派的時候,遂眸子裏又暗了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