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無奈情易斷(上)(1 / 3)

廂房之中,燭火就快燃盡,已醜時兩刻,一程結伴的兩人都攤開心扉,石任意幾近種種悲苦歡樂的話說了個差不離,獨甘坤道相問人家的經曆,而她的過往卻仍然有所隱瞞,石任意聽也聽出,而況,她避重就輕說了些往事。

說及甘坤道的過往,她將於尚書所說的話再大抵的說了些,又說她並非椒城之人,乃一孤女,正是那放羊後生的親人收留了她,故而,兩人打小便認得,之後,她又被道士收留,因悟性極高,得真傳,故而,她很快就做了娘娘廟住持。

也算開誠布公了,甘坤道說到動情之處亦吸起了瑤鼻,雙眸噙淚。

女人家終究是女人家,言到傷心處時淚則留不住,不似男兒,再苦再痛也隻好藏在心裏。

雖說,二人將各自過往都說了些,但這般時候亦毫無倦意,還是甘坤道提點,這才二人各自在各自房中寐下。反正,此去京城千裏,並無時日限製,一路遊曆,乘間帶他見識見識民間種種,遲一些或是早一些趕去京城都無礙。

翌日天明,巳時一刻,甘坤道趕來石任意的房中,廂房之門竟然未上閂,她徑直就入了屋中。

“賢弟,日頭老高了,還不起身?”

聽見有人喚他,斷斷續續美夢之中的石任意趕緊睜開雙眼。眼前,國色天香的甘坤道含笑躬腰瞧著床上的他。

依然麵若銀盤,螓首蛾眉,雙頰淡淡微紅,雙眸明透,讓他瞧見,心已亂了。“傻看著我做甚?”

“沒......沒什麼,愚弟這就起身。”

故此,石任意匆匆忙忙起了床來,用了早膳,隨在她身後,一道就去了鄉村。

甘坤道有心讓他多多見識,瞧去村人忙碌的模樣,之後,有一處山林,二人便去山林之中歇腳。

石任意瞧見一白石,上去便自個衣袖揩了幹淨才讓甘坤道落座。

春日無限好,風吹人迷醉。他站立一旁,而她則坐在白石之上。望去遠處,皆是村人忙活的身影。

“可瞧見了,百姓為活命而勤苦,你乃讀書之人,不若就遂了你父親的意願,在仕途上好好經營。”

石任意不言,抿唇苦澀含笑。這當口,她抬首瞧去年輕才俊。

“不願為官,行商也有行商的苦,你隨我看見的,那些個販夫日夜操勞,換來的不過區區幾個銅板,生計亦艱難。”

“我不求大富大貴,隻要問心無愧,哪怕度日艱難,一粥一飯便心滿意足了。”

“真想效仿先賢,編撰所謂的‘生死之道’?你這般年歲輕輕,又不經世事,隻怕言之無物啊!”

深深折腰,他朝她施禮。“愚弟深感姐姐有心栽培,令愚弟終生難忘,愚弟一定會用心體悟塵世種種,將所學所見化作書籍。”

“有此雄心壯誌並非不好,就是不合時宜啊!你天資非凡,執意如此,我就盡力助你一程,往後,你要自個去看透世間,看明白世間萬物,人心善變,世事無常。”

“多謝姐姐!愚弟必不令姐姐失望。”

她的雙眸閃出溫和之光澤,慈然一笑。“不必拘謹,坐下歇會吧!”

白石之上,兩人落座,而後便閑話過往,石任意並未保留,再將自個的經曆說了些。甘坤道則說及自個的來曆。

原來,她的雙親皆是京城之人,在她不過五歲的年紀母親便將她帶來了椒城,之後再無母親的下落。

言到此處,甘坤道雙眸已染紅,珠淚滾落。石任意從旁寬語,又說了些自個兒時跟私塾先生的過往,原來,私塾先生就對官途厭惡,隻因,屢試不第,之後才成了鄉間私塾先生的,授業解惑。而私塾先生則對石任意說及,人生在世當有非凡之壯誌,決不能為他人所左右,宜早立自個的主張,不論日後如何,都要鍥而不舍,再難都切莫放棄初衷。

甘坤道輕輕頷首,吸了吸瑤鼻。“既如此,你還是求官吧!做了官,也可著書啊!總比行商在外嚐盡酸甜苦辣的好。”

“非也!官場爾虞我詐,愚弟不想與他們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