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管這個叫做“智商碾壓”,沒辦法,誰讓女孩子比男孩子懂事的更早,智慧成熟的也更早呢?
所以她們輕而易舉就占據了學校裏麵的主導權。
就拿陳夢琪來說吧,她爸爸是穿越過來的,她媽媽也是原本的“氣運主角之一”,這基因不可謂不強大;
所以從她上幼兒園開始,基本就掌控著整個班級的局麵。
有個上大班的熊孩子仗著自己塊大、且皮糙肉厚的老欺負別的小朋友,結果有一次惹到了陳夢琪的頭上。
讓她照鼻子就是兩拳,打的鼻血流了一地!自那以後,她們小班的男孩子就全都屈服在了她的“正義”之下。
北平市從1970年開始實行“嚴格就近上學”,並且由夏季入學改成了冬季入學。
一直到陳夢琪小學一年級上完,又改了回來。但是就近上學這個原則沒變。
至於說近到什麼程度?
陳夢琪就在家門口,也就是帽兒胡同小學上學,每天聽見打上課鈴了才跑過去,鈴聲還沒結束呢,她就已經進教室了。
他們這個小學,住的基本都是這一片的孩子,陳夢琪把每一個人的家庭住址都做了一個登記。
上午惹了她,晚上就上你家去找你!
一說帽兒胡同可能好多人就理解不了了;胖子一家不是住在南鑼鼓巷的四合院麼,怎麼又成了帽兒胡同了?
其實啊,南鑼鼓巷是整個這一大片胡同群的統稱。
四合院就在南鑼鼓巷的40號院。電視劇裏許大茂去送拆遷資料,街道要評尊老愛幼模範那集明確提到過。
整個南鑼鼓巷其實是由地安門外大街、地安門東大街、交道口南大街、鼓樓東大街這四條筆直的大道構成的一個東西長、南北短的這樣一個長方形。
從南往北數,分別是炒豆胡同、板廠胡同、東棉花胡同、北兵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圓恩寺、後圓恩寺胡同、菊兒胡同等;
西側則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兒胡同、帽兒胡同、景陽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樓苑胡同等等。
其中,隻有帽兒胡同能直通地安門外大街,其它的要麼被其它道路斬斷、要麼七拐八拐的去了別的胡同。
也就是說,隻有連同帽兒胡同在內的西側,才是整齊對稱的典型棋盤式布局,這也就是電視劇裏為什麼傻柱他們這個四合院最終沒有拆遷的原因,因為要保護這一片地方的胡同文化。
正是因為搬遷無望,這胡同裏的住戶才把房子都低價賣給了秦淮茹,讓她把整個院子給收入了囊中,最終全都便宜了她家那個白眼狼,棒梗。
陳燕還記得陳夢琪上小學5年級的時候,他們班上有個從外地轉過來的同學,不知道怎麼著就跟班裏另外的兩個同學杠上了。
仗著自己在外頭認識人,就威脅他們說:“你倆今天放學之後別走!”
那倆也都是愣頭青,沒受過社會的毒打,居然沒把這事兒給放在心上。
下午5點放學,陳夢琪背著書包正要回家,班上的一個男生,也是她的狗腿子一,就匆匆忙忙追上了她:“班長,不,不好了!那個誰喊了一幫子人,要打咱們班上的那誰還有那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