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像許大茂那樣,腳踏實地辦廠,搞實業的,但是不多。
另外就是胖子搞的這個餐飲業了,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富裕起來了,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吃。
就跟那克五似的,有錢了以後第一件事幹嘛呀?去吃鴨子!
這就是大潮初期最吸引人眼球的三種賺錢模式。
但是在這三種模式的掩蓋下,也有一些生意不顯山不露水的迅速發展了起來。
其一就是古董熱,文玩熱,這個前邊已經介紹過了,不再贅述;
另一個就是手藝人,演出市場又開始逐漸變的紅火了起來,過去那些天橋打把式賣藝的那幫人又再次活躍了起來;
還有第一批開舞廳、開錄像廳的這批人。
胖子之所以老老實實開飯店,而不去摻和這些行業,說白了就是不想趟這趟渾水。
幹這些的哪個沒點兒背景?
紅星廠的劉廠長都還記得吧?他小舅子就承包了廠裏的職工俱樂部,改舞廳了。
成天帶著楊大麻子那幫人在裏頭賣票、看場子。
順帶一說,棒梗也厚著臉皮去“麵試”過,可結果人家沒瞧上他。
挺大壹大老爺們,成天吸妹妹血,就連流氓都看不起他!
“……”
說清楚了這幾種主流的賺錢方式,接下來就該說點非主流的了。
首先一個就是“修車”聯盟。人家修的這個車可正經啊,不是後來網上不正經的那個;
修車修車,當然是修自行車了,這年月汽車、摩托車都少,會修機動車的那都屬於是高端人才,端鐵飯碗的。
二哥演過一個電視劇,修飛機的因為替人家頂雷退伍回來了,結果進了什麼機床廠……
這個就不嚴謹,像他這種人還沒等回老家呢,檔案早早地就讓航空公司給調走了。
地勤人員知道有多缺嘛!
修飛機太高端,咱還是說修自行車。這幫修車的不聲不響的成立了一個聯盟,全京城的修車鋪子都是這個聯盟的。
就跟過去丐幫的、拉洋車的、挨家挨戶收糞的一樣……
人家統一管理、統一定價、劃分各自的片區,然後形成一個組織,抱團取暖。
比如我這缺個什麼配件沒有,利馬上別的修車鋪去找,有這個配件的要無償援助,等修完了車,掙了錢再合理分賬。
還有就是搬家公司了。
改開以後,搬家公司也猶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陳燕的修建隊搶占了市場先機,又有官方背書,暫時處於壟斷地位。
現在也隱隱有點行業龍頭的意思。
她帶著那些新興的搬家公司,把大家給組織起來,互通有無,一來呢合理分配人力資源,二來呢也避免了他們一窩蜂地去攬活,從而導致內卷的發生。
而這些事情,胖子可一點兒沒插手。全是陳燕自己搞出來的!
誰說二姐笨的?她隻是沒有遇到懂她的人。
再有就是像漁老大那樣,到處承包魚塘,搞淡水養殖;
還有就是菜販子,滿京郊去收老鄉的便宜蔬菜,完了批發給京城的大小菜市場,守著菜市場的二道販子從人家這拿貨,在市場裏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