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個真心熱愛教肓的人(1 / 2)

他說,你問。

“你在長亭小學做了那麼多事,好幾個老師都提校長,教導主任了,為什麼就不提你呢?”

他說:“不是沒提,而是沒提上。”

“那是為啥子嘛?”

“因為我不適合當領導,一是家庭背景不太好。我叔叔在海外是什麼情況說不清。不怕有問題,怕就怕在說不清三個字上。即使當個領導也是提心吊膽的過日子。有人不放心,我還不願幹呢。二是我喜歡一身輕,當個老師自由自在地生活,不用在人前裝模做樣的作表率,我喜歡做踏實的事。把自已職責內的事做好沒人找麻煩,職責以外的事做一點就是貢獻,當領導你作得再好也有人不滿意,我遭那個罪幹什麼呀?”

“那你對我爸爸為什麼這麼好?”

“這個嘛!這個嘛!”他猶豫了一下說:“是這樣的,57年反右時,我們剛從師範學校畢業參加工作不久,年輕氣盛,口無遮攔,在別人鼓動下開始給共產黨提意見,其實我們那知道共產黨有什麼缺點,都是聽別人說的。為了表現積極性,把道聽途說的話在會上放了一炮,還寫成大字報。正當我們頭腦發熱時,你爸爸告誡我們這批年輕人,不要把別人的意見當自己的意見,不要人雲亦雲。更不能當炮灰。提意見要實事求是,不能任意誇張,更不能無中生有。

當時的形勢是,提的意見越尖銳,寫的大字拉越多,就是運動的積極分子。年輕人都不甘願落後。容易頭腦發熱。李爸發現這個趨勢苗頭不對勁,他迂回地采取措施。給一些滿嘴放炮的人敲了警鍾。張楊的情緒才得到了一些降溫。

他在會上說,我是舊社會過來的人,有新舊社會的對比,共產黨推翻了三座大山,讓人民當家作了主人。這是任何一個黨派都做不到的事;共產黨的幹部最樸實,我所見到的鄉,區,縣各級領導,沒有官架子,都很平易近人,他們辦的事,說的話都是從人民利益出發,沒有私心;共產黨把國民黨留下的爛攤子正在逐步收拾得妥妥帖帖的。工業正在興起,農民有田地種,能吃飽飯。商業正在興旺發達,現在錢值錢了。國民黨時,今天一大包錢買幾斤米,明天一大包錢買不到一斤米。物價飛漲。現在一斤米才七分錢。而且一年四季都是這個價。物價穩定了,人心就穩定了。學生入學率高了,孩子們有學上了,這是舊政府做不到的事情。解放後人民已經安居樂業,生活正在蒸蒸日上,現在社會治安穩定,可以說是夜不閉戶。你們說共產黨有哪點不好。即使有點瘕疵,也是個別地方,個別人,個別行業的個別現象,不能代表整體。不能一葉障目。更不能小題大做,變提意見為抓其一點攻擊其餘。

共產黨最開明,這次整風就是開門納言,為了強身健體,敢於聽取各方意見,這是民主的作法,是大氣的作法,是敢於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高風亮節作法,其他黨派無法做到。

你爸爸沒有用喊口號,強行灌注和假心假意的說教方式來勸導人,而是用看得見,摸得著,活生生的現實生活,切身體驗的來打動人。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窺勸大家。喚醒了大家良心。穩住了他管轄這塊天地陣腳。運動結束後,大家才明白你爸的良苦用心。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老師,都深切感受到你爸為人的善良之心。對他口服心服。內心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更為重要的是起到了在整個學區範圍內,樹立了一種與人為善的良好風氣。大家都把心思用在對工作的熱情,人際關係向著正派,健康方向發展上。這種潛移默化的示範作用。為後來提拔的一批又一批學校領導鋪開了榜樣之路。”

“邱老師,放假了怎麼沒回家呀,是不是你老婆不要你了。”

一個牽著牛下河喂水的中年農民開玩笑地說道。

“老吳啊,你帶你弟弟下河洗澡,小心把你倆腳蹄拐了!”哈哈哈!我們都笑了。

這個人是農民籃球隊裏的人,跟學校籃球隊長邱老師混成了好朋友。那人走後邱老師繼續接著前麵話題說,你爸在會上講:“解放前我們教書的人沒有地位,今天是光榮的人民教師。老師可以被選為人民代表。在解放前是不可能的。

解放前我們經常拿不到工資,或者拿發黴的糧食頂數,還不敢說。現在從來沒有發生拖欠教師工資的事情。如果讓我給提建議,那就是政府對學校的設施需要增加投入。很多學校是過去寺廟改造的,存在光線暗淡,牆皮脫落,牆體裂縫,屋頂漏水等危險現象。為了讓學生學習環境好一些,安全些,我建議政府應該派人查看落實,分期分批的整改,讓老師教的放心,學生學得安心。”

“哪些老師聽了爸爸的勸告嗎?”我問他。

“你爸是學校整風運動領導小組副組長,上級派來的人是組長。他們本來是帶著指標來的,聽了你爸一席話,覺得也挑不出什麼毛病。可以說他也受到了感動。就順其自然,不用強行的手段來刺激群眾激化矛盾。這塊天地少了不必要的無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