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三重驚喜(1 / 3)

我看了一會兒老師們的比賽就溜出來了,出門左手邊門框上,有一塊閱覽室的門牌。我早就聽說過有關圖書館的故事。一直沒光顧過。今天剛好看到牌子了。就拐進去看看。

這個房間比乒乓活動室更大。分裏外間。外間擺放了十來張閱覽桌,桌上擺放著《人民畫報》,《解放軍畫報》,《民族畫報》。還有一些省級畫報。我信手翻看了一些近期的內容。便朝裏間走去,隔牆開了一道沒門板的門。用一張長條桌隔著圖書室門。門的上方掛著圖藏書室三個字。裏邊橫著一排桌子,有幾本厚厚的圖書目錄本和借閱單隨意散放在桌子上。再往裏看,有好多排圖書架,每個架有五層。每層的書都排列得整整齊齊。

有個紅光滿麵,麵容慈祥,頭發黑白間雜,身體有點像羅漢一樣胖胖的老師在忙碌著。我聽邱老師說過,這個圖書館是這位老師家族捐贈創辦的。學校把圖書館交給他管理。可以說是最恰當不過的事了。

我懷著敬仰的心情,用注目禮的眼光看著他。對他和他的路氏家族肅然起敬了起來。心中默默祝福他一生平安,幸福。

我從目錄中挑選了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班主任歐老師曾經給我們推薦過這本書。很多人都說這本書值得一讀。我不妨也看看到底是什麼內容。填好單子後遞給了路老師。老師熟練的從書架上取下來遞給我問道:“你是第一次來借書吧。”我說是的。

“記住了,借期是一星期,過期一天罰二分錢。第二,下次填單子時記住把書的編號寫上。”我說路老師謝謝你的提醒。我還真不知道有這些規矩。他說:“對麵牆上有借閱須知,你去看看吧。”

我費力地看完了《借閱圖書規則》後,隻記住了三點。一是每次隻能借一本書;二是過期不還每天罰二分錢,(當時兩分錢可以買一盒火柴);三是損壞圖書照價賠償。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須知雖然不說話,但它起到了人們對公共財產的保護和敬畏作用。自覺遵守各種規則是每個學生應盡的義務。我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對各種規章製度比較重視了。養成一切按規章辦事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在這裏遵守製度就是對路老師及其家族的尊敬。否則就辜負了他們做善事的初衷。

小心謹慎的做事。說起來這是人的一種美德。應該堅持。但在現實生活中也因過於循規蹈矩會吃虧。為中規中矩辦事得罪了不少人。由於當時受的就是這種教育。腦筋就是這麼死板,教條。沒辦法改了。由於思想的襟固,僵化,在原則和靈活應用上不能得心應手,自由轉換。在應得利益和可爭利益麵前總是克己奉他。對那些高喊彎道超車,遇到紅燈繞道走的人嗤之以鼻。被笑的人反過來笑我們死板。真是應了那句“你笑我,我笑你”的歌詞意境。

看了幾頁書,覺得很乏味。外國人取名字囉囉嗦嗦一長串,記不住。說話方式也是倒裝句多。提不起興趣。把書放在旁邊準備出去走走,武俊傑手裏提著一個布口袋搖搖晃晃走過來說:“我正找你呢。”

“啥子事?”我問。

“上星期從家裏帶來一把麵條,我們今天把他消滅掉吧。”

“學校鍋灶不讓學生用啊,到哪去把它煮熟呢?”我疑問道。

“嘿!我早偵探好了,走,叫梁飛林去。”

從學校到河邊的途中,有一條橫穿的石板大道。是南來北往的官道。大道兩旁有幾處大小不一的民房。武俊傑帶我們進了一家有幾張方桌的店鋪,其擺勢好像是飯館。他說這裏可以幫我們加工麵條,每斤麵條給一角五分加工費。“啊!一碗糯米稀飯八分錢,煮一把麵要一角伍分錢,怎麼這麼貴喲!”梁飛林說。

“人家要貼油、貼鹽,要柴火和功夫呢”。武俊傑說。

“嫌貴,嫌貴你們去別的地方煮吧,我還沒時間侍候你們呢!”

我們說的話被裏間屋的阿姨聽見了,她耳朵真尖。武俊傑立馬往灶屋裏進去準備解釋。頭一下撞在門框上,哎呦一聲,蹲在了地上。我們跑過去一看,腦門上有個青包,阿姨也跑過來看了一下說:“門長武大的,進門也不看看門框有多高。冒失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