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前途末卜(1 / 2)

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我委婉地乞求爸爸去打聽轉學的消息,並且希望他利用在縣裏認識的人給疏通一下關係。可爸爸斷然拒絕了我的請求。我心中的惆悵與日俱增,有點萬念俱灰的感覺。我不知道莎莎是怎樣的失望。可能與我心情一樣鬱悶至極。我得不到關於她的任何消息。可能她也是一樣得不到我的消息,而著急。

聽了歐老師一席話,心裏象明鏡似的,對於今後的道路,已經有了大概方向。我的學習成績不在前三名,即使是前三名,政審也是通不過的。我自己有自知之明。所以繼續升學這條路已經走到頭了。唯一的一技之長,當裁判的本事等於瞎子點燈,白費蠟。現在能做的就隻有學好機械常識這門課了,我要抓住這根救命稻草。等待將來有機會再努力鑽研,靠技術立身,靠技術吃飯。我要用技術成為歐老師說的拔尖人才。獲得人們的尊重。為祖國建設作出貢獻。我要像保爾鋼鐵般的毅力一樣去戰勝一切困難。我還要象保爾說的那樣“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總結自己一生時我可以驕傲的告訴後人,我努力啦!沒什麼太多遺憾,我可以安祥的離開人世。

青泉中學教導主任楊航,隻有小學的文化水平,自學了英語,俄語。自學成才後不但當了中學老師,還提拔為教導主任。他成了同學們心中的聖人。自學成才的榜樣。他的精神激勵著我。我要自學文學知識,爭取在成熟的時候寫出一本書,把我的人生經曆和看法寫出來,讓後人從中多少獲得一些裨益。我暗暗下決心,立下了這個精神追求目標。

歐老師講授機械常識課是經過培訓的。磨刀不誤砍柴工。他把理論聯係實際,作為學好這門課題的重要手段。在講到輪船是怎樣升降這一課時,用自己做的教學模型演示了輪船提升,下降的過程。將一隻紙折疊的小船,放進模擬的船閘裏,往槽裏不斷地摻水,上升到二級船閘時,把下遊閘門關上,再摻水。船就自然提升到第二道閘高度了。以此類推,可以上升若幹個梯級。反之就是先關上遊閘門,再開下遊閘門,船就隨水而下降。“嘖嘖嘖!太有意思了。好神奇喲”。同學們發出驚訝感歎。用模型教學讓同學們親眼目睹親身體會到課程內容。對機械物理原理掌握得一清二楚。比空對空講解要容易理解多了。

在學習水力發電這一課時,歐老師在課堂上講了理論,然後帶我們到學校三裏開外的水力發電站去參觀學習。在一個不大的房間裏,同學們隻能分批進去參觀。

發電機師傅指著像一發炮彈豎立的機器說:“這就是水輪發電機,水力衝刷下部葉片時,帶動中軸轉動,中軸磁鐵纏有漆包線叫轉子,這個大圓鐵疙瘩叫定子。裏麵也是有磁鐵和漆包線。定子一轉磁力線被切割,就產生電流。這組電線把電流送到變壓器,通過變壓器的提升,電壓就升到二百二十伏。通過上麵那組線把電送到麵粉加工廠,打米機廠。和家庭用電的燈泡上。這就是水輪發電機的原理。”

我問師傅旁邊那幾個方形盒子是起什麼作用的?

他說:“是啟動發電機的電瓶,”

我說發電機不是靠水的衝擊力運轉嗎?怎麼還要用電瓶的電來帶動呢?歐老師說:“你們見過汽車發動時,師傅先用搖把快速搖幾下嗎?”

大家說“見過”。

他繼續說“這個電瓶就相當於汽車的搖把,水輪機一啟動它就完成了任務。接著由水帶動葉片轉起來。”他這樣一比例大家都明白了電瓶的作用了。

他讓師傅打開旁邊沒用的電瓶蓋子,詳細介紹了電瓶裏麵的鉛板和鹽酸的化學反應而產生直流電的過程。這個通過化學反應產生電的原理,在上化學課老師講過。接著他又講解了變壓器是怎樣把電壓變高和變低的原理。最後他讓師傅操作一遍啟動水輪發電機。我們看著牆上的燈泡鎢絲先紅了一下,一眨眼就全亮起來了。大家立刻歡呼了起來。

師傅指著牆上一個鐵盒子說:“隻要一推閘刀,電就通過電線傳到了用電的地方。”

在講汽車四衝程原理時,歐老師嘔心瀝血地辛勤製作出一套曲軸模型,用手搖動曲軸,不同角度的凸輪通過頂杆作功,讓汽車勻速地轉動。

最後歐老師問大家懂了沒有?一個同學開玩笑地說“就是哈兒(傻子)也弄懂了。”整個課堂裏的人都笑了起來。歐老師也滿意地笑了起來。

畢業後,同班同學蔣子昆還真被招到糧站,當起了打米機師傅。分到雙橋糧站。是用柴油機帶動打米機那種。隻有兩衝程動力。我跑去學習了半天,在蔣子昆的指導下,親自開動過兩次。歐老師的預言沒過多久就真的得到了證實。

畢業考試結束後,一些人在準備沒考及格科目的補考,如果補考不及格是拿不到畢業證書的。我們班最聰明的一位同學叫向可傑。沒拿到畢業證書。他腦門上的頭發已稀疏。可以說是一個絕頂聰明的家夥。他一門心思在棋盤上三十二顆棋子上。經常聽到他自言自語地說什麼“車1橫2,炮3進5,馬7退5”,搞得大家仗二和尚摸不到廟。他與學校老師同學都殺遍了,沒有一個是他的下棋對手。他經常遲到,曠課。老師問他幹什麼去了。他說找高手下棋去了。弄得老師哭笑不得。上課時他要嘛趴在桌子上睡覺,要嘛眼睛望著天花板發愣。嘴裏還念念有詞。老師點名讓他回答問題時,他張裏張巴地如夢初醒地反問老師你說什麼呀。弄得滿堂笑聲。後來所有老師都不再找他回答問題了。他也就自得其樂。繼續念他的咒語。他參加全縣象棋比賽獲得亞軍。同學們嘲笑他為什麼不拿冠軍,他一本正經地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還得繼續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