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你不是一直要想學個一技之長嘛,我和你爸想來想去,覺得這個最適合你的願望。這個技術學到手,可以說一輩子吃穿不愁了。我們好不容易請到何院長當你師傅,別人求都求不到,要不是李醫生幫忙,根本就輪不到你。求他當徒弟的人少說也有一二十個。你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喲。”
“何院長說了,人命關天,我要是學不好,豈不是害人害已嗎。”我說道。
“你爸爸為什麼堅持要你回農村幹活。就是要鍛煉你吃苦耐勞的精神,我為什麼要你去挑煤炭,也是這個道理。你第一次挑60斤還讓哥哥給分擔了一些。現在挑80斤不成問題了。我相信你的吃苦能力。你肯定能學出來的。”
我的願望就是掌握一技之長,現在機會終於來了。為什麼又膽怯了呢?我自己也找不到答案。
“從現在開始,一早一晚不用你幹家務了。白天去上工。不上工就分不到糧食。沒辦法。你要抓緊一切時間背藥書。隻要這一關過去了,就去衛生院坐下來學習。成為正式徒弟。環境變化了,學習進步就會快一些。”
“學醫的事,你跟哥哥說過沒有啊?”我問她。
“今天早上我跟他說過了,他非常高興,堅決支持。”
哥哥什麼都讓著我,罩著我。我心裏好像有一種對不起他的愧疚感。
清晨我拿著藥性歌書,找了一個清靜地方,邁出了學習一技之長的第一步。
“人參。人參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營養衛。”不對,應該是養胃,怎麼寫成了養胃呢?。我懷疑印書的人太粗心大意了。還有我隻知道酸甜苦辣臭,味甘是什麼味道,弄不明白。
“黃芪。黃芪性溫,收汗固表,托瘡生肌,氣虛莫少。”托瘡是什麼東西。按書麵解釋托就是舉的意思。難道是把瘡舉起來,瘡是長在人身上的,怎麼能把瘡舉起來呢?我把書一甩。這個太拗口了,太難懂了。我學不了啦。再也沒心思看書了。也不知馬鈞鈞技術學得怎麼樣了?,不然我就可以跟他在一起混江湖了。我無精打采地回到家,媽問我背得怎麼樣了?我說太難記,太難懂了。
“你在學校成績那麼好,這個藥書不也是書嗎,怎麼就這麼難學呢!”她生氣地反問我道。
第二天早上,我把藥書放在小說上麵,掩人耳目的去背書。把昨天的兩味性歌複習了一遍,又看了兩味藥性歌後,把小說打開來看。正在我入迷時,隻聽媽說:“你個砍腦殼的,讓你背藥書,你到好看起了小說來了。你知道嗎,為了讓你學中醫,我們大人說了多少好話,求了多少人情。好不容易才弄個名額,沒想到你這麼不珍惜,真是氣死人了。你完全不聽我的話了,那好,我再也不管你了,隻有打電話讓你爸爸回來收拾你好了。”說完她嗚嗚地哭了起來。
我知道闖禍了,想想她也不容易,甚至是怪可憐的。這麼大個家庭裏裏外外的事。都得她一個人拿主意,去處理。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她為了我可以說是嘔心瀝血。不惜求人拜佛。好不容易才給我找條出路。可我還不珍惜,她當然很失望,很傷心。
“媽!我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了,我一定好好學習。請您相信我好嗎。”
她點了點頭離開了。好像對我已經的檢討不是那麼相信。
我硬著頭皮,花了一個月時間背完了150種藥性。對中醫的抵觸情緒漸漸地在淡化了些。不過想想以後還有那麼多書要讀,要背,心裏仍然很茫然和惆悵。不知何日何時才能正式到衛生院去學習。
春節期間爸爸拿著書看著,讓我背藥性歌,前麵部分到還可以,150位以後開始結結巴巴,顛三倒四。他非常不滿意地對我說“這麼長時間了,一本書才背不到三分之二,後麵部分還很不熟練,你不會準備讀到胡子白了才過關吧!”
我無言以對的低著頭任他訓斥。內心的慚愧和不如意交織在一起。無話可說。
“今年放暑假之前必須把這兩本書橫流倒背地完成,我暑假回來檢查。否則你就不要學醫了,安安心心地務一輩子農吧。不要怪別人沒給你機會,是你自己沒珍惜!”
春節放假我都不敢休息。到了初五這天,實在是憋不住了。說同學約好了在鄉場上見麵。才被批準放假一天。到了鐵匠鋪,關門插鎖的。吃了閉門羹。聽別人說一家人去外婆家拜年去了。
如果回家去,謊言就會不攻自破。隻好到梁飛林家去碰碰運氣。轉眼一想,到他家去就是走親戚家,哪有大過年走親戚是空手的道理。讓媽知道了豈不是自找苦吃嗎!算了隻有回去吧。好像沒見到梁飛林心有不甘。突然心生一計,去他家不進門就不算走親戚嘛!對,就這麼辦。離他家還有半裏路時我停了下來。等有過路的人給他帶個口信不就行了嗎。這時我想起一個成語叫守株待兔,自己就覺得有點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