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媒人的懺悔(1 / 3)

“紀師傳說,工具鋼都是好鋼,把它們熔鑄成車,鉗,刨,銑的工具鋼,比從料庫領出來的新鋼材還好使。他真的是把k好鋼用在刀刃上。”

“紀師傳真是個修舊利廢的專家呀!”我感概的說。

“說起專家,還有個故事呢,人怕出名,豬怕壯。他一手修理好技術,好多修理廠以優越的條件,想挖走他。可他不為利益所動。他說我的技術是鐵路上培養出來的,我不能忘恩負義,條件再好我也不去。”石大姐說。

“唉!真是一個忠誠的鐵路戰士啊!”我感慨地說。

我們又找了幾位他身邊的同誌,從多方麵進行了解。他在攻克技術難關時忘我奮鬥精神,在工作上甘當老黃牛精神。在以路為家無私奉獻等方麵,每一件事情都是可歌可泣的。他的模範形象一步一步更加清晰明瞭了。如果這樣的人沒得到應有的宣揚,那就是我們工作上的一種瀆職。

今天我們找他本人談,據說他是不願意講自己的先進事跡的。可能是所長做了很多工作,才同意與我們見麵。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隻好采取問答方式來進行這場交流。

在辦公室談,場麵過於正式,他會受拘束。在車間談太嘈雜,最後我們選擇了在他宿舍裏談。這是他熟悉的環境,估計不會太介意。所長讓他在宿舍等著我們。

他的宿舍有兩張床位,兩張三鬥桌和一些堆放雜物的空間。一張床是他自己睡覺的地方。靠牆一方堆了幾摞書。看來也是一個以書為催眠曲的人。另一張床板上擺滿了萬用表,搖表,油尺,卡表之類的測試儀器和一個帆布工具包。從這些工具看出就是一個玩高檔次工作的人。一張桌子上鋪了一塊畫圖板,幾把長短的不一的直尺,曲尺,圓規,橡皮,鉛筆之類的繪圖用品。從這裏看又是一個工程設計師的文案室。另一張桌子上有一台老虎鉗,一台小搖鑽,扳手,挫刀,螺絲刀之類的工具。從這裏看就是個小型修理室。

這哪裏是宿舍,其實就是一個小車間,設計室。或者叫綜合小實驗室更合適。

我們進去時他正在銼一個小零件。見我們來了,他放下手中工具,脫下發黑的線手套,關掉工作台燈,走過來熱情地與我們打招呼。陳所長給我們雙方作了介紹,紀師傅讓我們在一個四方小桌坐下。他開始忙著去泡茶。

他中等身材,穿一身補巴的勞動布工作服。留板寸頭發,看容貌有四十來歲樣子。長方形臉上布有兩道抬頭紋。好像是他人生行走過的兩股軌道一樣深沉。兩道濃眉,一雙堅毅的大眼,是典型的西北漢子那種不怕吃苦,與任何艱苦的環境抗爭的眼神。露出來的笑容有點憨態可掬。如鄰家大叔一樣,給人一種親切,誠懇,純樸,務實的感覺。

他用一個我們從沒見過的茶壺泡了一壺水,給所長,譚大鬆和我麵前各擺了一個厚底半透明的玻璃小茶杯。我正在欣賞這套沒見過的茶具時,陳所長問我,你是不是覺得這套茶具很特別吧。我點頭回答道“從沒見過這種茶具。”

“老紀,你給介紹一下這套茶具的來曆好嗎。”

“哦!這個茶壺是我們在拆解從蘇聯購買的裝載機時,將包裝的金屬寬梱條留下來作的。本來這個東西是丟進廢料堆,以後統一處理的。從外觀看比較厚實,而且可塑性較強,比那個用鐵皮作的開水壺要厚實一些。於是我和板金師傳共同下料,製作。第一把鐵壺作完一試,其傳熱,保溫和使用壽命效果都超好。在作燒幹燒紅後是什麼結果試驗時,將涼水倒進火紅的水壺裏後,既不變形,又沒穿底,還不漏水。於是我們給每個工班都作了一個,往爐子上一放,什麼時候都有開水喝。即使燒幹了也沒危險。既節約了原材料,又方便了大家生活。”

我聽後舒緩了一口氣,繼續聽他講杯子的故事。

“機械施工築路段的廢料庫裏,有好多鐵皮包裝梱帶,在取得他們同意後,我們撿了不少寶貝回來,這個小玻璃杯就是從他們亂扔在角落裏撿回來的,據說是一種大型鏟運機化油器上的一種零件。我們用開水煮後,一點味道都沒有,就把它當茶杯,酒盅來用”。

他啪的一下把茶杯摔在地上,滾了幾圈,完好無損。看來這個杯子適合我們野外施工單位使用,不怕摔,比普通玻璃杯皮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