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 章 兩副擔子一肩挑(1 / 3)

“這套《資本論》書,你還是留著吧,也許哪一天就能看懂了呢。”

隻要有空,我與章天雄經常在一起聊天,成了新單位第一個好朋友。我覺得二分隊的人比較純樸。人際交往沒原單位那樣累人。特別是章天雄,他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那樣的虔誠,他是真的在學,絕對沒有作樣子的表現。每學完一篇都寫下筆記,談談體會。

對班上同誌,從來沒見過他氣使淫指。總是心平氣和的交流,完全是一副兄弟情深的平等關係,心中自然形成互相信任的氛圍。他對工作是那樣的熱情,重活髒活搶著幹。危難時刻走在先。他的心像白玉那樣純潔無瑕。他對朋友是真誠可信的。我為交到一個這樣的朋友而高興。

經過各班統計,全隊有六十多個人要求參加文化補習班,其中純文盲有二十八個,半文盲三十二個。其餘的是上過小學不同年級的人。他們也要求學習文化課。唐書記最後決定分兩個班,一個是掃盲班,每天下午上兩節得。一個是文化提高班。願意上課的都可以參加。放在晚上學習。

掃盲班的課本他們早已準備好了。基本上還是我們上小學時那些內容。第一課是“聽毛主席的話,跟著共產黨走!”,一共三十二節課,認識五百多個字。

提高班沒有現成教科書,和書記商量,我提出以毛主席寫的老三篇作為教學內容。這三篇文章基本上人人手上都有。不但學習了文化,而且連政治教育都包含了,書記非常滿意。

開學時,凡是報名學習的人,在食堂大廳參加了開學典禮。書記把我介紹給大家,讓我作了自我介紹後,他講了有半個小時的話。從辦補習班的重要意義,到學習態度,課堂紀律幾方麵作了強調。並且指定了班長。

上課是在會議室進行。我按花名冊點一個人名字,就上來領課本,作業本和鉛筆。主要目的是熟悉一下麵孔。

我把“聽毛主席的話,跟著共產黨走”十二個字寫在黑板上後,問有沒有人認識這些字的人。教室寂靜無聲,正在準備下一步時,突然有個人舉起手,順順當當的念完了這十二個字。我心中一喜,問他會不會寫。他說不會。我問他是怎麼認識這些字的。他說回家探親時,看見他兒子在念這句話,就認識了這幾個字。

他說完滿堂大笑。我也笑了。

我指了一下“跟”字,問他這是怎麼念。他扳起手指頭,念一個字,扳一個手指頭,扳到第七個手指時,他說念“跟”字。我明白了,他像唱歌那樣,隻會順口背唱,從中單獨挑一個出來還是不會的。

從他的認字過程,我得啟發,可以說所有人都在不同場合,見識或學習過這句話。舉一反三。很多字他們都見過或聽過。那麼以後教學重點應在寫字上下功夫。

每教一個字時,我讓大家拿起筆,我寫一筆,並且念一次筆畫名稱。大家跟著念和寫。雖然費點時間,但效果奇好。就這十二個字,搞了一個半小時才結束。今天作業,要求將所學內容,寫十遍,明天上課時由班長交給我批改。好的表揚,沒完成的批評。

提高班先學習《為人民服務》這篇。可以說原單位沒有一個人,不止一次的學習過。我對新單位情況不明,先作個調查再決定下一步教學方法。我問道“請問在坐的同學,有哪位沒學過這篇文章的,請舉手。”沒有一個人舉手。看來都學過的。

“有能把這篇文章讀完的人嗎,請舉手。”這時有十來個人舉起了手。

“有能把毛主席的老三篇讀完的請舉手。”有五個人舉手。

我心裏有數了。於是我說:“同學們,我們這個所謂的提高班,是針對掃盲班來說的,這個班大部分同誌,都有程度不同的文化基礎了。還有一些知識需要補充和提高,才能正常看書,讀報和寫家信。所以我們是針對這部分人辦班的。

凡是能讀通《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三篇文章的同誌,就不要參加這期的學習班了。因為我們這期學習班,就是學這三篇文章。當然你願意參加的,我也不反對。請大家自行決定好嗎。”聽了我的介紹後,有三位同誌離開了教室。其餘人就開始聽我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