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真相(1 / 3)

當一個人引起懷疑的目光,對他的調查也隨之而來。

調查中發現路長林在外麵有著賭|博的情況,並欠下大量的錢,銀行卡裏麵的餘額基本上隻夠維持日常開支。

他的一個債主透露,8月3日晚上,路長林曾拿著一大筆現金過來平息債務問題。

而這筆現金早就已經多次轉手,無處可尋。

案發當晚,他的銀行卡加上V信餘額不足30元。

他在案發當晚給司機留下的深刻印象,不是故意偽裝,而是沒辦法,才選擇掃碼加現金支付。

欠錢的人,突然搞來一大筆現金來平息債務,這本身就說明問題。

加上又是在案發第二天,這很明顯是在被懷疑之前將犯罪證據進行轉移。

隨著不斷調查,越來越多的證據開始指向路長林。

但那關鍵性的證據,殺人凶器,以及作案用的交通工具卻遲遲沒有任何蹤跡。

李慈經過思考後,對路長林展開第一次審訊。

“路長林,我們調查到你在外麵有著欠款,案發第二天你拿著一筆現金去平息過債務,你這筆錢是哪裏來的?”

李慈目光入神,觀察著路長林的一舉一動。

路長林無比鎮定的說道“這筆錢是楊林借我的”

“什麼時間借你的?”李慈的聲音變得更加冰冷。

“就那天晚上我下班之前找他借的”路長林的臉上沒有任何慌亂,也沒有任何可疑的情況,他的回答簡短而堅定,就連語氣都沒有一絲絲變化。

“那之前為什麼不說?”

“我感覺借錢是我私人的問題,所以就沒說,沒想到這都能被查出來”

路長林尷尬一笑,語氣真誠中帶著些許的不敢相信。

“我們調查到,你在平時工作中,經常受到楊林夫婦的欺負,我們懷疑你早就懷恨在心,所以殘忍將他一家殺害”

“警官,你們搞錯了吧”路長林用非常無辜的語氣說道“楊林如果經常欺負我,怎麼還會在那天借錢給我。他借錢給我去平息債務問題,我感謝他都來不及,怎麼可能會殺害他全家。那天晚上我回到小區,就回家睡覺了,直到第二天才出來。”

後麵不管李慈是如何詢問,用各種方法。

他都堅定那錢是楊林在案發當晚借的,並且在案發時間他沒有回到過汽修店。

李慈也知道這是塊難啃的骨頭,因為沒有那決定性的證據,問再多都是徒勞。

李慈走出審訊室,他早就知道會是這種結果,這麼做的原因,也是讓路長林的心理感覺到壓迫感,從而暴露出更多的馬腳,

路長林主打一個死無對證,自己又沒有作案時間。

這第一次的審訊,以失敗告終。

這也說明他已經做好和李慈及偵察員長久抗爭的準備。

李慈並沒有因為審訊失敗而變得煩躁,反而越發的冷靜。

越是在這種時候,就看誰先沉不住氣。

很快,又是一場激烈的會議討論。

李慈冷聲道“目前本案的凶手基本已經鎖定,可由於沒有關鍵性的證據,無法對其定罪,第一次的審訊,以我們失敗告終”

偵察員聽到這,情緒變得低落,但隨即又充滿鬥誌。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快找到那兩樣可以定罪的證據,作案用的交通工具以及凶器”

這場會議簡短扼要的結束。

路長林這個善於偽裝,心理素質極強的疑凶。

讓偵察員鬥誌昂揚,勢必要找到那可以定罪的證據。

很快,路長林居住地附近10公裏的電瓶車店全部走訪確認完畢,沒有發現他近期購買過電瓶車的記錄。

同時,凶器也沒有被尋找到。

而另一邊,對死者的其他關係走訪,也沒有任何可疑之人。

案件在最後的嫌疑人這裏進入僵局,遲遲沒有進展。

這種結果,讓偵察員心中也出現動搖,開始懷疑這種推斷。

他們不怕更複雜的調查方向,因為再複雜,也會被慢慢理清楚。

“李隊,會不會是我們搞錯了?凶手根本不是路長林”

有人提出這種疑問,李慈也多次回憶案件的全過程。

可由於遲遲尋找到另外兩件證據,他的心中也開始出現一絲疑問。

“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李慈翻閱的案件資料,冥思苦想,就在他想的焦頭爛額之際。

小陳急急忙忙的推門進來,將手中的一份資料放在桌上,說道“李隊,在案發現場5公裏之外的河道裏打撈上來一把彈簧刀,河道旁邊的大樹底下挖出來帶有血跡的雨衣以及血手套。法醫已經鑒定過,這把彈簧刀係本案殺人的凶器,雨衣及手套上的血跡係死者楊林以及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