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淩順上前,一邊幫他掃去身上風塵,一邊彙報說,皇上安排隨他一同去青州的屯騎校尉餘千,已在偏廳等候多時了。
淩衝眼睛一亮。
這餘千,人稱“餘公爺”,隻因其武藝高強,驍勇善戰,曾以一戰百,三進三出敵營全身而退。
所謂“英雄惜好漢,才子惜佳人”,淩衝作為特種兵的靈魂,對於英勇善戰的人自然十分欣賞。
此次前往青州剿滅倭寇,如果有得力幹將,自然將會事倍功半。
淩衝闊步走入偏廳,急切地想一睹“餘公爺”真容。
隻見一魁梧大漢昂身立於廳中,聽見淩衝腳步聲,大漢轉身相視。
餘千有三十多歲,臉色赤紅,皮膚粗糙,可見長期在野外作戰;其額頭寬廣,眼若銅鈴,精壯健碩,透露著一股英氣。
淩衝點頭,暗讚:此身材之精壯,似比我們現代的特種兵更壯實。
餘千精壯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主要是騎馬射箭,不需要像特種兵那樣練習近身肉搏,因此,與特種兵相比,所需靈活性略弱,卻需力氣更大。
軍中訓練不像俠客練功,主要以力氣和拉弓力量為主,自然身材魁梧。
餘千拜見淩衝後,也上下打量著淩衝。傳說中孤身進敵營,英勇救駕的車騎將軍,原來就是這人嗎?
在餘千眼裏看來,淩衝並不壯實,甚至有些瘦弱,說他靈活能混入敵營,他是信的;但若說他能以一敵百,殺敵無數,餘千是懷疑居多的。
但不可否認,淩衝的精氣神確實看起來十分充足,目光淩銳,透著幾分機智與英氣。
淩衝比餘千年輕十多歲,身高也比他低上半頭,但仍然氣場不矮。
他頷首一笑:“餘公爺!久仰大名!”
餘千一抱拳:“淩將軍過獎!”
“餘校尉,我們計劃五日後開拔,你可做好準備?”淩衝不與他寒暄,直問主題。
“報將軍!領皇上聖旨,備軍一千,騎兵200,步兵800,人馬已齊,隨時可出征!”
“好,三日後卯時,準時出征!”
“是!”
此次出征青州,皇上給淩衝部下安排了三支隊伍。
一支是守城青州的兵馬,由中壘校尉姚銘負責;
一支是駐紮在青州城外,守衛海域的水軍,由水軍校尉孫煬負責;
另外一支,便是騎兵和步兵組成的隊伍,由屯騎校尉餘千負責。
守城兵馬和水軍都在當地,到了青州才能見到。與淩衝一同離開京城的,隻有餘千的這一千人兵馬。
與餘千安排完畢,餘千告退。淩衝理了一下思路,出征前還要進宮拜見一下姨母敏妃和皇上。
於是安排淩順去宮裏送信,明日拜見敏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