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和而不同,那是表麵上。
暗地裏,大爭特爭。
劉重天的級別比他高多了,是他不折不扣的領導。可是手中的權力嗎~
那是掉了毛鳳凰,不如丁義珍這隻抖擻的公雞。
現在的劉重天手裏麵沒有什麼了。
很多事情,和他一個主任沒什麼關係。
他不應該出現!這種事他出現了,那就是沒安好心。
丁義珍不相信巧合這兩個字。
“符合規章製度?哪裏符合?”
當著老百姓的麵,丁義珍劈頭蓋臉的罵了過去。
“是我讓你過來挖人祖墳的?還是區委區政府讓你這麼幹的?你的領導呢?現場負責人呢?讓他滾過來,給政府,給社會,給現場的父老鄉親一個交代。”
老百姓們冷眼旁觀。
他們不相信眼前的惺惺作態。
官官四個字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罵了一頓之後,丁義珍在民警的保護下走到了老百姓的前麵。
“我向大家保證,市委,區委一定會對這件事給鄉親們一個交代。先人的遺骸也會得到妥善的安置。為了京州的發展,可能有些同誌的行動激進一些,但是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還望老鄉們多多體諒政府的不容易。”
“大家現在這麼圍著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我看這樣,是我們的施工人員先在工地上搭幾個棚子。免得驚擾到了先人,你們看怎麼樣?”
人群看向了族老,族老默默的點點頭。
人群散開了一條通道。
丁義珍鬆了一口氣!
老百姓嘛,要的就是一個道理。他們說讓他們說,罵也由他們罵。等他們說完了,罵完了,氣也就消了,事也就辦了。
丁義珍在心裏麵暗暗琢磨。
和大人說的真有道理。
如果和老百姓對著幹的,哪個有好果子吃?
工作人員在現場搭起了篷布,這個時候氣氛緩和了不少。
丁義珍的舉動代表著他的態度,代表他還是想解決問題的。
村老也知道這一點。
在工人做事的時候,丁義珍拿出了一盒煙,散給了老人們。
煙不是什麼好煙,招待煙,中華。
氣氛緩和了之後,丁義珍對著村老說:“叔,您看這樣好不好!我們區裏麵聯係公墓,看一看公墓有多少空餘的位置。然後咱們河西村也盡快把先人接過去。畢竟以後這裏會規劃成工廠和商場以及住宅區。”
“還有,能不能先把領導放出來!就算不讓領導走,也要先聽聽領導說什麼,您說是不是?”
丁義珍知道,這些老百姓都是順毛驢。隻要說寫他們喜歡聽的,拿出一個態度,有些事就不是事了。
他是結合了李達康和孫連城兩位領導的先進工作方法加以整合,在用和大人傳下來的先進思想注入靈魂,成就了他丁義珍獨有的工作方法。
你還別說,還真好用。
族老抬起頭,看見了從村子方向開過來的車,一擺手,圍著劉重天的虎頭大奔的四輛車,緩緩離開了劉重天車的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