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勢如龍遨遊天際,已無敵手;佛勢卻如草般頑強,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儒佛兩方大勢從王陽明論道大勝之後就再也沒有正麵交集,
佛家慧能和神秀兩人,前者牢牢把持君王心性,維係佛家是國教的地位,哪怕這個地位在王陽明為首的儒門壓製之下已經名存實亡,
後者神秀則是深耕鄉野,在儒門無法普及的鄉野布施講佛,穩固著自己的根基。
三位棋手除了每過幾回合就要進行以勢奪權的比拚確保王朝權柄的分配外,
都開始有針對性的落子,諸葛一借助已經鋪天蓋地的儒家大勢,開始落下一些【儒士】、【先生】之類的棋子,
而釋向道和李宏則是不停的在被儒家清洗後的地區,借助中央王城保留的大勢落下傳道的【僧侶】【住持】,最大可能讓佛門思想在各地都不至於斷絕。
這種時候雙方的論道棋靈都進入穩定階段,反而開始如同圍棋對弈一般在對方或者己方薄弱點落下關鍵棋靈,雖然不能一錘定音,但是若是誰明顯出現差錯,那可能就會出現以點帶麵的局麵。
需知千裏堤壩毀於蟻穴,在雙方僵持之際,這一方麵的較量成為兩方除了李無為外最重要的工作。
八十回合、九十回合、一直到宏對弈開始,
儒、佛兩方都維持著這種雖有強弱但難決勝負的僵局。
這期間王朝的老君主去世,新任君主年幼無能,朝廷大事全在儒門之手,但是他本身十幾年如一日沉浸於佛法玄妙之中,自己也就不管什麼朝政反而是潛心追隨慧能修佛。
這也導致儒、佛兩本的大勢更是涇渭分明,卻誰也奈何不了誰。
哪怕是雙方進入到了宏對弈之中,又是十個回合過去,
隨著宏對弈的開啟,兩方棋手落子變得更少了,因為那已經無關重要,
幾乎每一回合,釋向道都需要去搶占權柄,之後再考慮其他。
這就是逼著諸葛一必須跟進,因為釋向道手中掌握的小君主雖然權力空虛但卻是實打實的君主。
麵對這種情況諸葛一並不急,對弈到了這種地步,他豈能不了解對方想做的事?
不過是熬命數罷了,
當然他明白熬到最後,輸的肯定是自己,但看了一眼還在努力共鳴的李無為,
那才是今天的主角啊!
王陽明雖然不算特別長壽,但是也有57歲,在諸葛一看來足夠了。
至於他的接班人,諸葛一根本沒有考慮過,
沒有人能接替王守仁,畢竟對麵兩位高僧同樣是稱宗道祖的人物,
他要做的就是把握好王陽明命數到來之前。
所以在對弈台雙方的默契之下,
天弈世界不斷地被加速,每回合諸葛一三人都是快速做完自己的事情就按下了加速鍵,然後就等著李無為,
隻要李無為一從共鳴空間出來,當回合就快速得以結束,
這種高強度的快速推進,才是對於棋手乃至觀眾之人基本功的最大考驗,
為何普通人隻能看看低端對弈場,那就是因為隻有有了棋魂力的輔助才能第一時間看清那瞬息萬變的天弈世界,
如果棋魂力跟不上了,那麼隻能指望導播和錄像回放或者職業賽場的解說了。
就好像現在,在大殿之中的觀眾已經有一小半徹底棋魂力入局,放棄觀看四周的視頻影像,
選擇以自己的視角觀戰學習。
而身處於對弈台中的四人更是如此,觀眾隻需要觀看,他們則需要做出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