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無恥之尤(1 / 2)

止戈棋院作為中都足以抗衡擁有多種類型王朝大勢的羅馬棋社的傳統棋院,自然不可能沒有自己的大勢。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聖言出,大勢隨行!

頃刻之間,孫武成聖,本次一爭天下第三位聖人!

“哎,孫師弟還是讓孫聖提前臨塵了,可惜,可惜,這一局和我止戈棋院沒有太大關係了。”

中央解說席上,吳退此時剛從張儀、張儀的狀態好轉過來,就看到了孫正奇被迫補全最後一句孫武成聖的關鍵。

他很清楚,這種選擇對於孫正奇有多麼困難,可他也明白,事到如此,哪裏還管得了以後。

此時天弈世界之中,天下的格局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新的思想之力出現。

兵之大勢!

不過雖然【孫子】同樣是聖人,大勢也就此形成。

對於天下思想之力的占比影響並沒有太大,天衍回合形成的非楊即墨,有著天衍回合的加持有著命批的強化,已經成為穩固的思想格局。

孫武的存在隻是徹底讓孫正奇所占據的所有領域中,全部被兵之大勢籠罩。

與之同時,諸葛一都快速的從同為兵家將領的司馬錯處得到了一絲深深的敬畏以及壓製。

兵之大勢,也許對於普通人的影響力沒有那麼大,可對於所有將領,那簡直是降維打擊。

要知道司馬錯是何人?

曆史上秦國有數的名將,曆任三朝,史學家司馬遷八世祖,破滅巴蜀,伐魏攻楚,是白起之前秦軍係列的當之無愧的宗室外的一把手。

其本人自然是兵家頂尖將領,可越是這樣,當兵聖孫武成聖後,司馬錯感受到的壓製就越強。

這是一種堂而皇之的壓製,諸葛一也能感受到,想要一定程度上破解這種壓製就需要戰績或者傳世兵書。

然而,很可惜,他和現在的司馬錯,兩者皆沒有。

如果下個李靖,他現在共鳴一個《衛公兵法》,也許問題可以解決大半,可這司馬錯他認識,可也僅限於此,對其的共鳴度完全不如幾位秦國君主那麼高,更別說共鳴出他自己的兵法了。

至於足夠的戰績,雖然司馬錯也帶兵平定了中八州,可畢竟是乘虛而入,加上沒有將位支持,現在的司馬錯根本不敢領兵接近中七州。

一旦接近,誰也不能保證他會做出什麼事情。

當然同樣的,兵聖出現後,【孫子】將徹底失去一位將領的作用,孫正奇這邊的將位也自然而然的移交到了吳起手中。

大勢之力的聖人一舉一動牽扯都極其重大,已經無法再很好的親自領軍作戰,孫正奇需要【孫子】坐鎮中央,穩定有些潰散的一州多一點的領土。

而兵聖的出現,也將兵之道上升到了國之存亡的地步,雖然內部矛盾依舊重重,可在最短時間內,黑三、中七兩州都已經平複了民心。

最重要的是,蒼生轉化戰兵的通道終於再度暢通,一直困頓於內政沒有穩定兵源的重要問題被徹底解決。

孫武成聖最大的受害者其實並非諸葛一,由於清楚知曉中央駱駝軍團的去向,孫正奇也沒有自己去找強敵麻煩的想法。

反而是很自然的命令吳起攜帶滔天兵家之勢,南下中六州,已經被夏爾瑪經營許久的天竺領地。

最終形成了大哥和二哥打架,三哥被打了一頓的奇葩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