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法佛相爭(1 / 2)

隨著李斯的來臨,大秦對於佛家思想大勢的處理方式也從之前的門外漢,變成了專業對口的絞殺。

一批又一批上來就投降甚至投靠的僧侶,被李斯指揮的法家官吏悉數坑殺;但凡找得到的佛門典籍,全部被李斯聚攏統一焚毀。

而這僅僅是最為直接和表麵的行為,如果單純僅用這些手段,那麼之前的秦軍將領同樣可以做到,真正致命的是後續的思想搏殺。

同時天空之上,再度出現了紫色的曆史事件標誌,對於一爭天下中出現曆史事件,說實話,觀眾們其實已經有點麻木了。

畢竟在他們看來,作為傳統棋路的標誌性優勢,道然棋院這個半聖級棋院走出的天驕棋手,動不動出現曆史事件還是可以理解的。

就好比珠寶比較稀有,但是一家珠寶店的公子出門佩戴幾件貴重的珠寶,人們也不會太過在意。

隻要不是什麼金階曆史事件,如同現在出現在半空的半成品的虛紫階曆史事件,觀眾們也沒有太過於在意。

畢竟那能被觀眾看到的三個蘊含紫意的【焚書坑】三個古篆字的效果,人們已經從那些可憐的僧侶組成的萬人坑中看出來了。

甚至還有不少人暗自嘀咕,這四個曆史事件正式名稱應該是【焚書坑僧】,至於最後一個字未曾顯現,絕大多數觀眾細思都是一個激靈。

因為他們想到了一些可怕的回憶,不是因為曆史事件有問題,結合之前的人屠白起獲取命批的過程,這絕對是這大秦的殺胚坑殺的僧侶不夠多啊!

一想到這,所有觀眾看向李斯的目光都有些不同的,甚至好多人都默默的將李斯和白起劃上了等號。

兩個殺才!

如果讓李斯知道這種想法,他大抵是會感到些許冤枉的,畢竟和武安君比起來,李斯肯定自認是善良的。

隻不過此時的李斯可沒有機會想這些,焚書坑殺僅僅是一個開始,亦或者是李斯為代表的大秦法家思想對於釋迦摩尼為主導的天竺佛家思想大勢的挑釁和進攻前兆。

這是涉及到思想的戰爭,原本這應該是一場十分純粹的思想鬥爭,也許還會有王城論道台上論高低的戲碼。

可是,法家可不管這些,說他們老六也好,說他們不要臉也罷,反正法家思想從來都和王朝大勢綁定,你是神君體係那我就和王朝一起幹你。

什麼?你現在隻有單獨的思想大勢了?抱歉,我還是和王朝大勢一起幹你!

於是本該稍弱一籌的法家思想,在佛家大勢領域,開始了巴蛇吞象的旅程。

大秦軍團沒有束縛之後開始不斷地攻城掠地,事實上在麵對被白起殺怕了的天竺蒼生,大秦甚至不能叫攻城掠地,隻能叫收降納叛。

南方戰場的真正關鍵則在於不斷出擊的法家官吏與那些無法被輕易坑殺的佛門高僧之間的較量。

這些高僧並非普通的佛家僧侶,每一位都是擁有佛之大勢照拂的存在,坑殺容易,但思想大勢的反噬可就難受了,就如同之前的秦軍不敢都輕易殺戮一般僧人一樣。

如今的李斯可以依靠自身法家之勢直接蠻幹的也僅是中下層的僧侶。

對此,李斯親自出馬,他背後的氣運上則是懸掛著一冊漆黑的竹簡,上書兩字,正是《秦律》!

但凡李斯親自出現的地方,那些和李斯進行辯論的高僧無不詞窮,有的因為思想的衝撞而選擇自殺,更有甚者竟然有原先的天竺高僧就地轉投法家,徹底拋棄了原先的佛門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