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宗師的話(1 / 2)

“萬世基業平地起,千秋社稷緣君棋。”

當空靈的童聲緩緩念唱出屬於諸葛一的棋靈朱批時,全場所有觀眾也都在關心著他的朱批,在中央解說席上四位解說同樣如此。

“好一句朱批,好高的評價,可惜、可惜了。”

最先發聲的是墨守拙,作為職業九段的棋手,自然能看得懂這兩句朱批所蘊含的高度評價,可即使是因為一些原因無法明說,他還是直道可惜。

主要是這句朱批的指向性太明顯了,無論是萬事基業還是千秋社稷,都是和強大的王朝難以分割,可在天元之爭的那種規則之爭,王朝大勢簡直是癡人說夢,自然這一朱批的作用也就變成了雞肋。

而與之相比,葛君的朱批堪稱是天元之爭中最強的輔助利器,甚至墨守拙可以斷言,隻要不出意外,這位葛君棋手三個月後的天元之爭中,定然最少成為國士種子的存在,這也意味著這位名叫葛君的棋手,已經真正跨越了他們這個等階,真正的國士有望。

這一點,他無比確信。

“確實可惜了,竟然不是我兵脈朱批,有些暴遣天物了,可惜我兵脈,可惜天一妙手。”

吳退此時同樣一臉痛心疾首,仿佛是他自己吃了天大的虧一般,看的一旁的羅蘭都感覺這家夥是不是裝出來的,雖然她同樣認為諸葛一的朱批有些可惜,但對於一個職業八段棋手而言,天元之爭本就是錦上添花,至少她認為無需太過介懷。

而此時剛剛登上最後一階的諸葛一,可不知道幾位解說們的豐富表情,他隻是有些興奮的感受著從未有過的棋魂力灌注。

到了這時候,諸葛一才明白那一百多階梯不僅僅是複盤,而且是一種對於棋手的再度考驗,每一個階梯看似讓棋手重新複盤,其實是給予棋手一個重新修正,再度挑戰自我的機會。

剛開始的諸葛一並沒有體悟,而是一成不變的複盤,直到四十九階梯開始,諸葛一開始領悟到了其中深意,開始嚐試改變,其中有好有壞。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四十九回合原局之中,他采取的是事後火中取栗的方法,但總體而言,對於楊與墨言盈天下時采取的是退隱,但在再次複盤時,諸葛一卻做出了不同選擇。

他在當時選擇以法家商鞅一爭天下思想之魁首,結果,慘敗而歸,並非法家比不上楊朱學說亦或者墨家,而是在當時的環境,以法家貿然入局,最終卻沒有足夠的思想基礎,最終的結局就是商鞅變法隨之失敗。

好在每一步的抉擇都是獨立的,重新落子後的推衍一直持續到諸葛一登上下一階梯結束。

而在原先的八十一回合,諸葛一則采取了針對性的防守措施,奇跡般的守住了張儀的生命,縱然【張子】最後雙腿被斬斷,右臂被砍,但卻對著一旁的親兵談笑自若的問出:“視吾舌尚在不?”

當得到一聲聲“尚在!”後,張儀以重傷之軀,提前打亂了白子一方的各個布局,直接導致羅馬帝國無法順利完成兼並。

每一步都有不同的選擇,正如天弈世界的每一局對弈一般,哪怕諸葛一知道更多的曆史,可棋局和曆史畢竟不同,通過這一次階梯複盤,讓對於天弈的了解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