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明朝那邊已經有了被氣運朝堂納為己用的臣策帶來的戰鬥力暴漲,就是大元這邊雖然沒有一位上氣運朝堂的臣策,可一條又一條的細碎計策疊加起來同樣不可小覷。
有時候量變足以引發質變,對於大元就是如此,在經過一個月後,原先忽必烈帝王虛影之下,終於出現了一位臣子的人影,隻不過這位人影極其虛幻,並沒有任何特征,仿佛是大量臣子的集合一般。
這就是聚沙成塔的效果了,許多王朝大勢,也許一時之間沒有頂尖的計謀人才,難道就一定輸了?
那自然也是不可能的,隻要這個王朝擁有足夠的臣僚,群策群力之下,同樣會形成一道又一道的百官人影,這些人影可能無法代表任何一位臣子,但對於王朝大勢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隻要於國家有利,於大勢有利,個人之名還是集體之智皆可。
這一道臣策人影的出現,最先受到影響的則是大元西方的領土,要是此時的大元可不僅僅隻有大明一個對手,在得到雙方開始朝爭後,西方大量王國歡欣鼓舞,別說還沒有攻破的王國,就是那些原本被阿術攻克征服的王國貴族都是蠢蠢欲動。
可當這一道臣策出現之後,西方諸國立馬明白了什麼叫做朝爭後的降維打擊,一個半月時間,所有潛伏在暗處的王朝貴族竟然全部被大元大勢之力鎖定,那些還想著複國的貴族們被一個又一個宰殺。
一頓屠殺之後,超過十位棋手被迫耗盡棋手命數,苦笑出局。
並且隻要屠戮過王朝貴族的戰兵,全部擁有了原先那些貴族對於原先封地的威望,雖然這些威望帶來的是殘暴的名聲,可極其有效。
在這種降維打擊之下,原先還在苦苦掙紮的西方諸國聯盟,僅用了不到三個月就陷入了崩潰,可以說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了。
他們需要動用大量棋魂力才能得到了一些精銳,大元此刻宛如批量開發,數以百計的大元官員被大勢自衍出現,哪怕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小官小吏,也讓大元的征服一下子變得順暢了許多。
不說別的,單看那從一月份開始就隔著長河和對麵一條小龍每天狼嘯龍吟的大元大勢之靈突然發出一聲舒爽的狼嘯就可以知道這一波對於大元征服大勢的提升有多大了。
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這第一位臣策的效果讓忽必烈和烏尼都有些不知道是好還是壞了,提升肯定是巨大的,可南麵的威脅他們可沒有忘記。
麵對這種情況,忽必烈再度展現出了他強大的個人魅力,親自下詔訪賢,征求臣策,龐大的帝國根據和領土,讓忽必烈使用這一策略得到了巨大的收獲。
相較於大明的氣運朝堂,大元反而後發先至,成功形成第二位臣僚人影,並且這第二道臣策正中忽必烈和烏尼的隱憂。
收刀兵,滅義軍!
烏尼之所以放任諸葛一和他的朱元璋到了這個地步,這支擁有破勢之力的反賊可謂居功至偉,哪怕到了這個時候,大元國內還是不斷出現大量人數的起義軍,讓忽必烈乃至於烏尼煩不勝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