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對決,最為平和,雙方隻不過是談笑之間的幾句話,既無思想衝突,更沒刀兵相向。
可天命對決同樣是最凶險的,一旦露出破綻,斷的是你的天命之力!
試想辛辛苦苦逆命成功的英雄棋靈,如果他的天命之力突然被截斷,那是否意味著他之後的一切都是虛幻,他所改變的命數都將重新恢複。
簡而言之,將會直接從命運之道上消失。
當然,這種手段在正常對弈中,除了極個別情況,根本無法使用,可在勘定曆史中則不然了,暮年戰場這第一幕就是行的命運否定。
劍履諸葛亮想要通過正統之論去否定劉禪的正統性。
這一點對於劉備劉禪的季漢而言確實是命脈所在,無論從哪個角度,劉辯的正統性都是高於劉備父子的。
哪怕劉禪再造大漢,可另外一邊的劉辯同樣在劍履諸葛亮的輔佐下中興了。
當你最大的功績相互抵消後,那誅命的天命之劍就堪稱絕殺了。
興複諸葛亮很明白,這一劍他的阿鬥接不住,這是無解之劍,可接不住不表示躲不開,在天命之劍刺來之時,興複諸葛亮直擊本源,從劍履諸葛自身著手。
這是諸葛亮的曆史勘定,無論是劉禪也好劉辯也罷都不過是背景板罷了,並非絕對。
所以當天命對決的戰火從外在背景直接被燒到了英雄棋靈本身後,其他的反而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現在的劍履諸葛亮能否接住這一天命否決了。
“明為漢相,實為漢賊!”
這八個字對於劍履諸葛亮來說似乎是那麼熟悉,可此時聽來又是那麼諷刺。
那興複諸葛亮越是悠然自得的撫琴自得,劍履諸葛亮的天命根基就越薄弱。
兩位諸葛亮遙遙相望,似乎有什麼話盡在不言之中,終於,那劍履諸葛亮大笑開口:
“哈哈,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權勢於我何加焉?”
此話一出,這位劍履諸葛亮的氣勢瞬間得到了升華,他原先金色的氣運在這一刻,開始蒸騰,金色消散,新的純白原色出現。
這一刻,劍履諸葛亮真正突破了自己,也許在他的那個世界他可以憑此成就聖人,當世聖人。
但!
這是在曆史勘定中,劍履諸葛亮的開口,也標誌著自身賴以為憑的天命之力已然被否決。
他自身的劍履袍服隱去,依舊是那個諸葛丞相,可他已生退意,權勢滔天的他想要退沒有任何人會阻止,但他身後的皇帝的結局必然不會太好。
但他終究不是劉禪和諸葛亮,劉辯於他本無什麼恩典。
終於無聲無息之間,之前還想要誅殺興複諸葛天命的劍履諸葛亮帶著他背後的所有種種全部消散,仿佛從來都沒有出現過。
這就是天命否決!
整個暮年戰場,仿佛從來沒有出現過第四號人物,隻有三位形態各異的諸葛亮遙遙相對。
“哈哈,有趣的一筆,仁義以治天下,上古所求也,亦吾所求也。”
那書生模樣的諸葛亮並沒有浪費時間的意圖,他很清楚,自己和那帝王諸葛並不相通,隻要他們不出手,那蜀帝諸葛的天命就處於無敵狀態。
因為他是天下之主,他的天命不屑於也不會被他人所傷。
但同樣的,蜀帝有蜀帝的傲氣,他也不屑於和自己兩人合力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