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齊上陣(1 / 3)

大臣隨著徽宗的目光而膽戰心驚。誰也不能保證徽點到誰的名字。如果這個時候有人為這些大臣號脈的話,他們可以清晰的感覺到。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他們的脈搏絕對超過一百脈,當然,這些大臣也不是第一次經曆這樣的事情了。即使是再普通的人,被磨礪得久了,也會變成一把鋒利的尖刀。

徽宗的表情很奇怪,他慢條斯理的看著眾人,眼中充滿了玩味的笑意。這些人都是棋子,整個天下何嚐不是棋子?隻不過這些棋子都有自己的思想罷了。自己如果想贏這盤棋,那就要好好的使用這些棋子,不讓他們給自己添麻煩。

沉思片刻,他輕輕點頭道:“罷了,此次招安梁山,便由宿元景為欽差,蔡京,你再為宿元景擇選幾個精明強幹的官員,以為下手。此外賜梁山眾人黃金千兩,禦酒十翁,以現恩寵。”

眾大臣見官家親點了宿元景,都鬆了口氣,齊聲應是。

卻說這蔡京回到府中,便命人召蔡攸來見。蔡攸見了蔡京,施禮畢,這才坐到一旁。

蔡京看了一眼兒子,輕笑道:“你整日裏陪伴官家,公務繁忙,我也不好隨便叫你。”

蔡攸吃了一驚,麵色一下子變得急切,他猛的站將起來,看著蔡京道:“父親,您說的是哪裏話!我雖是朝廷的官員,但也是您的子嗣。我自由讀書,自然明白三綱五常的道理。若沒有父親,哪裏有我的今天。父親但有所命,我無有不從。父親若是見責。我也無二話。”

蔡京看了蔡攸一眼,心中暗暗歎息一聲。知子莫若父,自己孩子什麼樣子,他這做父親地再清楚不過。蔡攸是個難得的人才,又給徽宗做過伴讀,雙方的關係自然十極近的。可他也因為有才。又得天子賞識,多少有些恃才傲物,他心中的野心,怕是自己也比不過。如果自己不好好敲打他一下。將來難保會出什麼事。

他看著蔡攸,淡淡的道:“朝廷要招安梁山賊人地事情,你知道罷!”

蔡攸點頭道:“此事海爾自然知曉。如今滿朝都傳遍了這個消息,眾大臣議論紛紛,有說陛下仁慈的,也有說朝廷軟弱的。還有埋怨地方州府無能的,不一而足。”

蔡京從鼻子中哼了一聲。他看著蔡攸,沉聲道:“他們怎麼看你不用理會。陛下親點了殿前太尉宿元景為招安正使——那宿元景乃是天子近臣,他去招安,足見陛下對梁山賊人地看重。”

蔡攸恨聲道:“梁山賊人可惡。姐夫送的十萬貫生辰綱盡被他們劫了,若是他們真的歸順朝廷。少不得要炮製他們一番。”

蔡京冷笑道:“糊塗!區區十萬貫值得什麼?休說十萬貫,就是二十萬貫,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梁山上的那夥強人。可是極為難得的人才。我雖然不通軍事,但我知道曹忠地淮陽軍絕對不是浪得虛名之輩。五百騎兵破千軍,這樣的本事,除了西北邊軍,沙場悍將,我大宋可沒有幾個這樣地人才。若是十萬貫能為朝廷養出以夥棟梁之才,我何惜區區錢財!”

蔡攸聽了,眼中閃過一絲惱怒和嘲諷,隨即掩飾了下去,麵上滿是欽佩之色,恭敬的道:“父親說的是,卻是我失言了。仔細想來,梁山上那夥強人,確實是難得的人才,也不枉陛下派宿元景親自去招安。

隻不過自趙挺之去後,宿元景便成了清流的首腦,他若招安成了,梁山賊人少不得成為清流手中地尖刀。日後在朝堂之上,清流說話的聲音,怕也要大了不少。”

蔡京看了一眼蔡攸,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失望,還有一絲淡淡的哀愁。他輕聲歎息道:“不管梁山賊人要歸順誰,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最開始地時候,一定會深得陛下的榮寵。雖然他們未必珍惜這樣的榮寵,但對於和他們交好的人來說,未嚐不是一條進身之路。”

蔡攸楞了一下,他有些疑惑的看著蔡京。這次他不是故意裝成這幅模樣,而是他真搞不清楚蔡京的用意。蔡京已經位極人臣,自然不需要再依別的什麼人來提高自己的地位。而自己乃是天子的近臣,哪怕梁山賊人歸順,也和自己沒有什麼關係。蔡京難道想提拔自己的門生不成?

蔡京看了蔡攸一眼,輕輕的笑了笑,苦笑道:“我門下葉少安也不是沒有才能。可他雖然是我的門生,但我身居高位,卻也不好隨隨便便的提拔他。這次梁山招安,是個難得的機會。”

蔡京沒有在說下去,但對於蔡攸來說,這就足夠了。如果他連這個意思都無法理解的話,他也稱不上天子近臣了,即使他的父親是蔡京也是一樣。

他沉思片刻,低聲道:“父親,您想讓我在陛下麵前舉薦葉少安,讓他和宿元景一道去招安梁山?”

蔡京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輕輕的點了點頭。旋即道:“我自然會向陛下舉薦,你要做的,不過是讓這件事多了絲保證。宿元景不是省油的燈,趙挺之被貶謫後,門下弟子大半歸了他。他有足夠的實力和我分庭抗禮。他不會那麼輕易的讓葉少安和他一路去。”

蔡攸輕輕點頭。他已經明白了父親的意思。他麵上恭敬,心中卻又冷冷的哼了一聲,暗罵道:“這隻老狐狸。”

禦花園中,徽宗滿麵笑容,端坐再涼亭之中,童貫在一旁小心翼翼的伺候著。他今天心情真的很高興,梁山已經擺脫不了招安的命運了。雖然徽宗似乎對梁山上地強人也很感興趣,但不能不說著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西北軍雖然強悍。可是離自己太遠了。

徽宗慢悠悠的品著香茗,怡然自得的欣賞著江南運過來的花石綱,時不時的微微點頭。他看了一眼為他倒酒地童貫,突然道:“童貫,你看這次宿元景去招安梁山賊人,能不能成功?!”

童貫吃了一驚。手微微一抖,險些讓壺中的水灑出來。他小心翼翼的看了徽宗一眼,沒有從他麵上看出什麼來,微微遲疑了一下。這才

陛下,臣以為宿太尉乃是朝中的幹臣,此去定然馬到說地頗有技巧。暗地裏也設下了套子,宿元景若是能招安成功,自然是朝廷的幹臣。若是招安不成功,那你還算的上幹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