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藥師是什麼人,為什麼值得秦風如此重視?秦風沒有說,李師師也沒有問。至於這件事如何處理,兩個人也沒有再提起。不過關於郭藥師的情報被鎖在了最底層的銅盒內,可見這份情報的重要性。
日依舊在慢吞吞的過著,秦風似乎變得有些追求風花雪月了,整日裏和李師師,趙元奴享受著生活。滄州的經濟也愈來愈發達,滄州的港口和私鹽、戰馬,都成了整個大宋商人眼的金錢。滄州的軍工廠依然繁榮,打造出來的兵器堆積如山,有不少甚至裝備了東京禁軍。當然,這軍工廠的生產能力是極其有限的,至少童貰和陸謙寫給朝廷的奏章上是這麼寫的。
唯一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滄州對士兵的要求比以前嚴格得多,他們開始裁退一些士兵,又重新招收一些普通的百姓。當然,裁退的士兵有很多都成了地方上的裏正。如果仔細算將起來,滄州軍起碼換掉了五千精銳。
日就這麼過著,直到徽宗宣和二年。
燕人馬植----應該是宋人趙良嗣出使女真,幾經磨難與反複之後,於宣和二年訂立海上之盟!已經建國號為金的女真和大宋正式結盟,達成上京協議:
一、宋金聯袂夾攻遼國,長城以北的京大定府由金軍負責攻取,長城以南的燕京析津府,由宋朝發兵攻取,西京雲府由宋金聯合攻取,如一方不能如期履行,便算失約。二、滅遼後。宋收回燕京故地,並將原來對遼朝的歲幣歲帛轉獻金國。三、宋金雙方不能單獨與遼朝媾和,不可單方麵招降納叛。四、金朝同意西京諸州原則上歸屬宋朝,但具體歸還時間。雙方再行商議。
協議達成之後,大宋朝廷一片歡欣,隻道收入燕雲之地,指日可待。童貫當即調動各路兵馬,從西北、西南、東京各地抽調精銳隻兵。
秦風得了消息,也不敢怠慢,當即和童貰私下裏商議,上奏了一部奏章,言雖與女真盟議。但不可不防。滄州兵驍勇,願隨樞密出兵南京,建功立業。
其實不消秦風上表,童貫也不會忘了秦風。如今大宋官兵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西北邊軍如狼,滄州邊軍如虎。林雷童貫身為樞密使,無論是西北邊軍,還是滄州邊軍,能有今天這般強大。他都是功不可沒,如今眼見得要打大仗,他如何會放過這隻強軍?
隻不過如今蔡京失寵,有致仕之虞,他在朝。將失一強援。若是再落個結好地方大員的罪名,怕是得不償失。如今秦風主動上表,正合他心意。當即命令秦風準備兵馬,隨軍聽用。
秦風聽罷,又上表奏請天允滄州招安地方強人,以壯實力,待伐遼之時。使其為先鋒。
朝廷見了這般事。少不得又是一番爭論,終是童貫出麵。允了滄州如此作為。但又加了一條,卻是不許隨便招安,凡事需得朝廷應允。
秦風也不客氣,當下將以前便來投奔的十幾號好漢,並有心招安地十幾號人手一發抬將出來,朝廷有童貫做主,自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秦風尤嫌不足,又言滄州三軍抽二,恐地方不靖,又奏請朝廷調大名府索超一旅之師、青州秦明所部,以壯滄州聲勢。此事童貰出了大力,他聽說二人本領不俗,自然要將其調到手下,到時候打仗,自己也好建功立業。
童貫倒是不虞秦風有心謀反,索超、秦明都算得上級的武官,沒有一年半載,如何收複得了?秦風若是造反,豈會在身邊放上兩條老虎?當下也允了。
當然,這件事情梁書是不願意的。他身為大名府留守,也知道索超的本事,可無奈蔡京如今已經失寵,自己正需強援,倒也不得不忍痛割愛,將索超派了出去。他倒也會做人,除了調動索超,還調動了大名府精銳兵士千人,以為滄州軍馬助力,也算得上大方了。
秦風此時可謂誌滿意得,他此時也有了大舉練兵地借口,一時間,滄州所部兵馬,一日數驚,整天操練不休。此時遼國邊關也偵知大宋的異動,奈何遼國貴族**,隻認得金錢,其不少人也要為自己謀一條後路,隻好裝做不知。一些邊將則加大了戰馬的走私力度,想在大戰之前再撈上最後一筆。
滄州兵力在得到青州和大名府的資助後,迅速膨脹起來,由以前的三萬人膨脹到四萬五千之眾,其騎兵更是膨脹到八、千人之多。秦風經過幾年的努力,也是財大氣粗,除了打造騎兵,還打造了一隻吞金獸一般的,足有五千人之眾的重步兵,此外還有三千人的陌刀兵,端地是精銳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