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李一璿就和兩個大學同學到這個讓無數人實現夢想也讓無數人夢碎的城市——A市,國內一線大城市,無比繁華,似乎來都了這裏再天馬行空的想法都會實現。
都市很繁華但是與她無關,以前上學時候看著電視上的都市女生是如何擁抱屬於自己的生活,為自己的夢想耕耘,為自己的權利發聲,她現在隻是個普通的打工人,公司裏一個沒有名字的人。
即使生活的落差再大,每個畢業生都跌跌撞撞開始了自己的生活。明明生活在一個城市,卻很少有見麵的機會,所有的溝通變成了對工作的抱怨和對奇葩同事的吐槽,剛開始李一璿還經常約同學一起吃火鍋或者去KTV,可是後來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斷地加入新的人,無瑕照顧舊感情。另外兩個朋友就職的是電商公司,同齡人較多,也更容易找到朋友,可是她進了一家比較老的企業,裏麵的員工都是有家庭有自己的朋友圈,並不需要跟一個剛畢業的小姑娘有太多深入的交流。
在這家公司裏她沒有朋友,甚至可以說是沒有一個可以閑聊的的同事。每天都是簡單的工作交流,然後下班再也不聯係。經理見她平時總是一個人,還特地找她談話,問她是否融入公司的氛圍,她也隻能說每個同事都對自己很好。那次談話之後她就盡量跟其他同事溝通,雖然他們講的都是帶娃趣事和婆媳關係,李一璿也強迫自己聽下去,在旁邊傻笑附和著,至少顯得自己很融入集體。
人和人之間的差別並不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大學時同學們參加各種活動,大學生活豐富多彩,而她的生活和高中的對比是從看書到看手機。現在,她兩個同學經常在朋友圈中發公司的團建和同事聚餐,這些到目前她都沒有經曆過,她想或許自己應該換個年輕點的公司。
這樣的孤獨和挫敗她無法同自己的父母和朋友訴說。高中剛入學的時候,她沒有適應環境覺得同學們都很難交流,在學校裏沒有朋友。她跟自己的父母撒嬌抱怨同學們太冷淡隻知道學習,結果得到了父母的冷嘲熱諷,說什麼不學習還要幹嘛。可是那時她隻想跟父母訴說自己高中生活的煩惱,希望得到他們的安慰,結果得到的卻是這樣的回複,從此她便知道人與人之間的悲歡並不相通。所以現在父母同學問題工作怎樣,她隻能配合他們的劇本,扮演一個他們心目中的都市麗人。而現實生活中的朋友,也慢慢變成了網絡上的一個個符號,手機成為了她最親密的朋友。
那時韓國綜藝節目興起,國內也出現了很多模仿韓國節目的綜藝,各種真人秀,邀請各種明星做遊戲。李一璿對路宏和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個明星好慘,被其他嘉賓各種整蠱,但是即使收到再大的整蠱,他都是溫柔地笑著。李一璿也第一次知道一個人的笑容可以這麼溫暖。
李一璿閑著無事就到微博搜這個小糊豆的信息,原來他是一個組合的成員,隻不過這個組合不是很出名,整個組合的粉絲也就十幾萬,他的個人粉絲就更多了。
沒有什麼比大數據更記得你的愛好,李一璿隻是搜索了一次路宏和的信息,她在各大平台上都收到了路宏和相關推送,經過網絡信息的幾天轟炸,李一璿已經比路宏和他媽還要了解他了,畢竟他媽媽應該不知道路宏和抬頭的瞬間會有10種情緒。
李一璿很積極參加各種粉絲活動,在超話中也很是活躍,和其他粉絲一起做數據,一起反黑,一起商討對付對家方法,她沉迷其中不亦樂乎。
路宏和當時雖然隻是個十八線的藝人但是也偶爾有小的綜藝節目邀請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藝人參加節目,粉絲要給節目的工作人員送應援禮物,似乎這樣就能得到工作人員的特殊關照。各個明星的粉絲之間也會互相攀比,從開始的小禮物到後來的大牌口紅和香水,應援變成了一種競賽,隻要你輸了就會遭到其他家粉絲的嘲諷。
有一次節目中路宏和被工作人員整蠱逼迫喝下另一個女藝人的洗腳水,很明顯路宏和的表情是拒絕的,但是主持人還是按著他讓他喝掉。綜藝效果很好,還上了熱搜,隻不過在一片哈哈哈哈的笑聲中,路宏和從“長得不錯的小明星”變成了“喝洗腳水的那個男的”,他的粉絲也被其他家粉絲稱呼為“洗腳粉”。這種奇恥大辱,粉絲們怎麼可能接受得了,她們瘋狂私信和評論節目組,控訴她們的不滿,可是她們越是努力,別人越是覺得她們可笑。綜藝節目組根本不理會他們的控訴,而是趁著現在有熱度,瘋狂放出各種視頻出來。
人總是喜歡欺軟怕硬,如果路宏和現實的一線大明星,那他還會收到這樣的侮辱嗎?,李一璿覺得,綜藝節目不過是覺得他粉絲少好欺負,應援禮物又太過寒酸,節目工作人員怎麼可能照顧他。看著他受到這樣的淩辱還要強顏歡笑,曾經給她帶來溫暖的笑容,如今也帶著一絲苦澀和悲涼。
那次之後,她在超話和粉絲群中發言開始變得積極起來了,甚至可以說是瘋狂,有時言論過於極端甚至遭到其他粉絲的舉報,但她並不在乎,不努力的粉絲有什麼資格說自己喜歡路宏和。她在每一次應援中都特別賣力,自己工資的大部分都用來買路宏和推薦的產品和周邊。漸漸地她成為了粉絲群的管理員,超話的主持人,有很多粉絲關注了她。每次有路宏和的黑評,她都會在超話中一呼百應,然後浩浩蕩蕩的去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