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的兒子,馮媛的孫子,現任的中山王劉箕子(後改名劉衎)在其未滿三歲時,聽說患了難治的惡疾,至今未能痊愈。
念頭一起,苦思許久之後,傅太後以劉欣的名義派出了一個名叫張由的人領著一隊禦醫千裏迢迢地去給劉箕子治病,以彰顯‘皇恩’。
張由領著隊伍去給劉箕子治病,病沒治好,莫名其妙地就發了一通脾氣,罵罵咧咧地趕回了長安。
得知此事的劉欣,雖然不甚明白自家祖母的用意,但既然人去了便與自己這個皇帝脫不了幹係。而他張由不過一個謁者,領命未盡事,居然敢與中山王耍脾氣?
他免不了要派人問責。
“臣非受皇恩領皇命而不盡心,實是無意間探知中山國馮太後竟在詛咒陛下和帝太太後,這才忍不住以下犯下,望陛下明察。”
張由一口咬定馮媛懷恨於當初傅仙音的得寵,更恨劉欣搶了其子劉興的皇位,怨毒地想以詛咒之術咒殺劉欣與傅仙音,說的是有憑有據,理直氣壯。
其實哪是詛咒,不過是兒子英年早逝,孫子又體弱多病,可憐的馮媛便日日燒香祈禱,為孫子祈福罷了。
劉欣大怒,立即組織派遣了調查團,一到中山國就將中山王一脈親屬百多餘人盡皆抓捕入獄,就地嚴審。
所謂的嚴審,在天高皇帝遠的中山國就成了嚴刑拷打。
馮媛可是當初元帝時期,擊破莎車國、平定羌虜的左將軍馮奉世的女兒,將門之後。而她的曾祖父,更是大名鼎鼎的“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中的馮唐,也算名門之後。這一族對得起名門將骨,一個個的都是硬骨頭,折磨了十天半個月硬是沒有一個人承認這無中生有的詛咒之事。
隻是骨頭再硬也硬不過無休止的酷刑啊,日夜無休嚴刑之下,開始不斷出現死亡。
一個、兩個,三個,很快就死了十幾個人...
死了十幾個人依然沒能拿到供詞,沒徹底定罪之前這人要是死太多他們也不好與劉欣交差,無可奈何便開始篡改偽造供詞。
但敢以性命擋熊的馮媛這份主要供詞卻不好糊弄,而馮媛又畢竟是中山國太後,牽連甚大,在沒落定鐵證之前,調查團更不敢輕易將人弄死。
無可奈何,主辦官也幹脆與她直言諷刺:“不過一死,當初擋黑熊時你是何等膽量,如今又因何畏畏縮縮地不敢認罪呢?”
這話一出,馮媛瞬時便想通了,這是傅仙音在構陷自己,所謂的調查團也早受了她的指示,如今人家可是尊貴無比的帝太太後,自己翻身無望。
一念及此,馮媛硬氣地自殺了,至死也沒有認罪。
調查團以馮媛畏罪自殺定了罪,牽連馮媛僅存的一個弟弟宜鄉侯馮參,及直係關鍵人物也是被殺的殺,自殺的自殺,馮氏一脈悲慘落幕。
當然,皇家血脈,幼小的中山王劉子箕沒人去動,由母族衛家撫養。
劉子箕的母親衛姬,其父親是成帝劉驁時的衛尉,姑母是宣帝劉病已的婕妤,姐姐是元帝劉奭的婕妤,而最小的衛姬當初也是由成帝劉驁親自為劉興許指的婚事,其中關係牽連甚廣,主審團明智地沒有多事,未將其牽扯。
一樁冤案,許多條無辜的人命,換來了張由的關內侯。
馮媛自殺,沒有被押回長安受審,也沒能拿到她的親筆罪狀。
畢竟是當過昭儀的,馮媛的筆跡長安中自是有跡可對,無人敢偽。
劉欣在回味過後與許多官員一樣,猜出幾分緣由,生了憐憫之心。但因是自己祖母傅仙音從中指使,他也隻能無可奈何地默認,隻是下令將馮媛以諸侯國太後之禮埋葬。
劉欣能成為太子並繼承皇帝,說實話,傅仙音功不可沒。
但成也傅仙音,敗也傅仙音。
曾經年少時也算飽讀過經書,有著一定抱負的劉欣也曾幻想過一展抱負,成為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