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迅定乾坤(1 / 2)

正在親自參與施粥的王莽,忽聞馬蹄聲疾疾,由遠及近。

他抬眼瞧,瞧見竟是一個英姿颯爽的中年宮女策馬揚鞭,直奔自己這邊而來。

來人王莽認得,正是自己的姑姑太皇太後王政君的貼身近侍。

王政君派她最貼身的近侍如此策馬狂奔,皇宮中出事了?

他忙放下手中事,大步迎去。

“未央宮,甘泉殿,速去!莫問!”

女子勒韁急停,翻身下馬,未待王莽開口便急聲交代,同時將手中馬鞭與馬韁一並塞入王莽手中。

甘泉殿?皇帝的寢殿!

王莽知道,出事了,劉欣出事了!

因為有劉驁的前車之鑒,他一點也不覺得突然。

懷著激動的心,他接過馬鞭與韁繩,翻身上馬,調轉馬頭,揚鞭而走。

一切交流與反應,不過是呼吸之間。

一路策馬,絕塵而馳,直到皇宮前下了馬,入了宮,王莽更是忍不住地一路小跑。

當他掛上悲肅之情趕到時,甘泉殿的東廂之中已然到齊了人。

“大司馬董賢,你來告訴大家吧。”

見王莽終於是到了,就在他邁步入房的一瞬間,王政君忽然朝著董賢的方向威言朗聲。

偌大的廂房中幾乎擠滿了人,卻從頭到尾都是靜得落針可聞,就在董賢也將目光望向王莽之際,王政君突然的出聲竟嚇了他一跳,控製不住地顫了一顫身子,看得王政君忍不住直搖頭。

“陛下他,他薨了...”

董賢的聲音帶著微顫欲泣,這些年的高位不但未能養出該有的氣勢,更失了男子陽剛。

心中皆已猜得幾分的眾人隻是睜著眼,與相熟絡的人,來回互望了幾個心照不宣的眼,爾後俱是掛上了滿臉的沉悲之色,各自思慮著,整個廳中安靜肅穆。

王莽也隻是進門後無聲但規矩地行了一禮,也悄悄列在了一旁。

“然後呢?”王政君追問董賢。

“然後?”董賢一滯,麵帶疑惑。

“皇帝薨逝,該如何?”王政君再問,聲音愈來愈冷。

“然後~該...不是該準備出殯嗎?”董賢試探地回應著。

“寢陵是否安排就續妥當?梓宮是否備好了?諡號可議定了?一切喪儀如何安排?身為大司馬,便是如此替皇帝分憂解事的?”

王政君的聲調愈來愈高,愈嚴冷,字字句句,唬得董賢張大著嘴眼,卻是一句也應不上來。

帶著滿臉的失望之色,她再次搖著頭,更一拍身旁的案桌,再次拔高了聲調:“哼!如此無能,豈能委以重任?”

最後又瞪了董賢一眼,王政君將目光掃了所有官員一遍,提著一口氣朗聲威赫:“新都侯王莽,素有賢德之名,更以大司馬身份操持過成帝喪事,無有差錯,本宮現任命他主詩喪典,諸位可有異議?”

丁、傅以及董家一脈的官員,豈能沒有異議?

主持國喪,那可是位極人臣的象征,也是一個可大可小的功勞。

但王政君畢竟是太皇太後,幾代帝王累下的聲威,又第一個入主未央宮中掌控住了局勢,加上此時外麵那重重虎視眈眈的侍衛,毫無準備的他們又如何敢有異議?

何況,他們即使有異議也得找個合理的反駁理由。

有嗎?

沒有!

想不到,這皇帝才登基未滿六年,年紀輕輕說走就走了。更想不到,一直低調無爭的王政君,行動起來是如此雷厲風行,一點不含糊。

丁、傅與董家之人忍不住於心中暗罵了一聲精明的不死老妖婆,卻也隻能忙拱手稱是,連道著太皇太後英明。

王政君輕輕頷首,這才望向王莽。

王莽出列,拱了一禮,朗聲洪音:“啟稟太皇太後,臣雖有特進之位,但現在不過有爵無職,不屬朝臣之列。而主持國喪需上下同心齊力方能避免有失,以臣之身份,若物信物,隻怕是難以服眾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