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沒見過戰爭的內城百姓,怕受到涉及,皆是閉門不出,一時間街上清冷如荒城。

崔靜等人走在長街上,目露哀痛之色。

隻希望這場因人私心而起的荒唐戰爭,能早日結束。

夜裏,崔靜回了一趟宅邸。

章四一直閉門不出,但楊家已經造反,他再藏著也沒必要了,在城內、崔家,倒是大方現身了。

崔靜看到他的模樣,忍不住頭痛,“妙手兄,你倒是清閑,內城都快亂起來了,也不知能撐幾日。”

他於戰事本就不通,全靠京城守門將領,才撐到了今日。

章四對戰事也不懂,“我著急也想不出好法子,隻能有一日算一日了。”

崔靜終於忍不住,問出在心中,憋了許久的問題,“鳳陽縣上下,都如你這般嗎?”

上下?

這是包括唐縣令了?

章四果斷的搖頭,“此乃我個人心性,與鳳陽縣衙無關,小崔都官莫要多想。”

崔靜:“......”,越發的不放心了呢。

他隻得長歎一口氣,“求救的折子,已經發出去了,隻希望陛下早做決斷。”

“希望吧。”章四對此,不抱多少希望。

他此行來京,便做好犧牲的準備了,就看楊家攻破城門的早晚而已。

崔靜見他這樣,焦急的心,也靜了下來,好奇的問道:“你不憂心京城失敗了,鳳陽也跟著出事嗎?”

章四攤了攤手,“我現在出不了城,擔心也無用,倘若叛軍成功,擔心更沒用了,可若是他們失敗,也無須我去擔憂。”

崔靜:“......”,道理他都懂,就是一顆心狂跳。

哎,希望鳳陽一切安好,冒死送出折子,想要再突圍送一封信給鳳陽,已是不可能了。

另一邊,距離京都之戰,已是月餘,沒收到回信。

唐十七的心中也不安起來,曾家村所有的白骨,皆已經出土,隻等頭頭顱還了清白,便可整副骸骨,入土為安。

是日,她與眾人在清點骸骨,與戶籍名單一一對照,唐家一名部曲,忽緊急來報,“十七郎,有一支軍隊,正朝鳳陽縣趕來。”

唐十七將戶籍一合,“帶上幾具骨,回城!”

待一行人匆忙回城後,部曲探得的軍隊,已然兵臨城下,而他們所過之處,幾是寸草不生。

待行至一半時,唐十七想起來,“城外問心苑和天工閣,王老先生他們還在,我得去通知他們離開......”

唐三郎攔住了他,“小十七,你得回城主持大局,讓三哥去吧。”

唐十七擔心的看著他,“三哥......”

“給我兩個部曲就行了,三哥會小心的,而且我身上還有神鏡呢。”唐三郎拍到胸口時,手上的動作遲鈍了一下。

他這才想起,近來因為害怕,鏡子裏真出來一個什麼鬼怪,所以鏡子在他的枕頭下沒帶。

但為了不讓唐十七擔心,他沒將此事告知,隻道:“你與二哥速速回城,他們已經到城外,想來也不會過多注意城外的。”

唐十七隻得咬牙轉身,臨行前,道:“三哥,無論如何,你們都要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