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既然有心,那小人也就不藏著掖著了”,金時道。

“殿下,北部如今大水已過,那幹淨的水源本就稀少且珍貴,如若有人在不經意間往水源裏投放一些東西,想必也是無人知道的吧”,金時氣定神閑的說著。

李諺有些心動,事實確實如此,想來如今便是最好的機會。

金時見李諺還有些動搖,便接著道:“殿下可知有一種毒叫‘疫染’,中此毒者如同染了疫病一般,會嘔吐,會發熱,皮膚也會慢慢潰爛流膿,直至死亡,此毒不難解,但極其難發現,就算是有些功夫的大夫都極難診斷出是中毒。再者,受疫症的影響,很多人觀其症狀都會下意識認為是疫病。如果,將此毒下於水源,多人中毒便會變成疫病傳染,如此,淩王殿下怕是一時半會兒回不了盛京了”,金時說道。

聽著金時如此說來,李諺終於下定了決心,他對著金時道:“先生高見,請先生近期要多多獻良策啊”。

金時也客氣道:“殿下大恩,為殿下解憂乃小人分內之事”。

如此,兩人便密謀了如何用柳城百姓之命陷害李詣,李諺也是個行動派,想著要讓母後對自己刮目相看,便也沒有同蘇後商議。

在拿到金時提供的“疫染”之後,李諺召了自己最得意的暗衛前往柳城,讓他親自完成此事,萬不能失手。

柳城那邊,河道擴建之事已經在李詣的主持下開工了,另外,李詣命影月閣在西戎購買了大量糧食秘密運往北部各城,一方麵以免水災之後不良商販哄抬物價,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北部受災,糧食無收,必須供糧保障百姓生活。

但此事是秘密進行,無人知曉,如今糧食已陸陸續續運入各城內影月閣分閣。

北部一片向好態勢,而南部杭城的謠言卻越傳越離譜,直到謠言傳入了盛京。

在早朝之時,便有人站出來將杭城來的傳言說與夷皇聽,並且還說:“百姓之言,畢竟空穴來風,事出有因啊,望陛下明鑒”。

夷皇氣得頭疼,心道南部百姓定是被人妖言惑眾才對詣兒生了如此不滿,明明詣兒在北部盡心盡力,得到百姓稱讚。

夷皇不認為是李詣有過失之處,謠言所指乃是天災,和李詣有何關係?

所以夷皇當場在大殿上反駁道:“各位愛卿,淩王此次在北部賑災所作所為,想必眾卿皆有耳聞,如今,南部消息不通達致詣兒名譽受損,朕不想寒了他的心。朕本想待他回京再論功行賞,如今這形勢,看來朕隻能先行封賞了”。

眾人聽了此話,也知夷皇在維護李詣,再者北部之事他們知曉,如此大功確實該賞,所以便無人再言語。

翼王李諺嘴角噙著笑意,心道:無妨,再過幾日,怕是父皇也會因此旨意而遭百姓指責,屆時一定會牽連到李詣身上,如此他不信父皇還能如此喜愛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