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王倫堅持,林衝隻能領命。好在梁山眾人原本都是窮苦人家出身,本就能吃得了苦。要是汴京城的那些老兵油子,想稍微給他們加點操練強度,早就一個個吵嚷起來了。
有了梁山眾頭領的身體力行和官兵將要進剿的威脅,雖然梁山士卒每天都被操練的跟死狗一般,但是大都還是勉強堅持了下來。
當然,逃兵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特別是第一天操練的時候,竟然陸陸續續逃走了將近五十人。林衝、晁蓋等人都要求王倫降低操練的強度,以免士卒繼續逃亡,但是王倫卻一意孤行,命令林衝不得停止操練——王倫還真不相信了,後世的士兵操練起來比這要拚命多了,人家都能堅持下來,梁山的這些嘍囉會不行?
第二天操練強度並沒有降低,但是王倫提高了夥食:不但午餐殺豬宰羊,早晚兩餐也有了魚蝦等葷腥。如此一來,逃跑的人數果然大減,隻有不到十人!而第三天的時候就隻有兩人了,第四天已經沒有再逃走了——畢竟,人是很會適應環境的動物,這種高強度的操練隻要能堅持下來一天,後麵就會越來越容易堅持。而且梁山現在的夥食還如此豐盛,逃走的話就隻能和以前一樣過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了!
看到再沒士卒逃走,王倫才鬆了口氣。發現有那麼多嘍囉逃走的時候,王倫心裏其實也有點沒底。但是,想打造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他必須義無反顧的堅持下去!
好在晁蓋等人入夥之後,梁山的名聲比以前響多了,這幾天也陸續有十數人來投,補充了梁山士卒的數量。
“報!大頭領,朱頭領命小人前來送信!”王倫這天正在查看梁山士卒的操練情況,朱貴派上山送信的嘍囉找到了他。
“終於來了……”打開信之後,王倫呼了口氣,急命人召集梁山眾頭領到大廳議事。
王倫本來以為官兵在晁蓋上梁山之後,很快就會有官兵來圍剿梁山,可是沒想到他一等就是兩個多月,才收到朱貴差人送來的官兵來襲的情報。
其實這時王倫不懂大宋的官場規則。
自徽宗大興徭役,令全國往京師汴梁大肆輸送花石綱之後,整個北宋的百姓都陷入了一場災難。為了獲得奇石,無數百姓家園被強拆,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各地的山賊盜匪也因此如雨後春筍般曾出不窮,官府根本剿之不盡。而且剿匪對各地官府來說也是件出力不討好的事——打贏了是你的本職,不但無功反而暴露了自己治下匪患橫行的事實,打輸了更慘,說不定這官就當到頭了!
在這種情況下,各地官府對待這些盜賊不得不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策略,甚至有些官府為了避免賊寇在其境內肆虐,而選擇花錢消災,每月向這些盜匪繳納錢糧,令其不在自己轄區境內劫掠。
而濟州知州本來也準備裝聾作啞,對其境內的梁山賊寇來個視而不見的,可是梁中書對於劫了他送給蔡京生辰綱的晁蓋等人深惡痛絕,數次書信濟州知州,嚴令其出兵剿匪!
濟州知州一拖再拖,實在拖不下去了,才不得不下令出兵。
據朱貴信中所言,這次濟州知州派遣的是濟州團練使黃安,以及濟州巡檢,兩人率領兩千兵馬濟州直奔梁山而來,目前已到石碣村,正在大肆搜羅船隻,準備攻打梁山。
本來濟州知州是令黃安秘密帶兵出城,打梁山一個措手不及。但是此時朝廷官兵軍紀非常敗壞,民間素有“賊過如梳,兵過如蓖”之說。平時無戰事待在城裏也就罷了,他們也不敢在知州眼皮子底下胡作非為,現在出了城,就像掙脫了韁繩的野馬,徹底失去了約束。
剛出濟州城,黃安就大張旗鼓,沿途“征調”百姓雞、鴨、豬、羊烹而食之,還美其名曰“提高士氣”,弄的一路上雞飛狗跳,百姓怨聲載道,梁山的探子很輕易的就弄清了這隊人馬的詳細情況。
*******************************************************************************
王倫在議事廳等了片刻,林衝等人陸續走了進來。
“不知兄長召喚我等何事?”除了朱貴留在山下隨時監控官兵動靜外,梁山眾頭領都已到齊,落座之後紛紛向王倫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