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伯帶著司馬卿吃過飯,又跟村長交談了一番,就先回城裏去了。
走的時候,還帶著一堆豆腐幹、地瓜幹和風幹兔子風幹雞什麼的。
都是林家和陸家準備的。
人家給孩子們讀書的機會,他們不知道怎麼感謝,就想把家裏有的東西都給裝上,家都要搬空了。
等人走了,陸林、林平安和李根等人又聊了聊,說了說蓋房子和學堂的事兒。
村長跟李根說可一定給人家好好蓋。
“這可是個大主顧,你蓋的好了,以後也好說生意,再則學堂一直在那兒,十裏八鄉的都知道,說是你帶人蓋的,那也是光宗耀祖的事兒。”
李根點著頭說是,“我曉得,您放心就行。”
等李根走的時候,林平安讓他看了看自家的宅院,問了問蓋房子的花費問題。
他是賺到一點錢了,看到何伯蓋房子,就想著,自家以後也得蓋房子。
一共五個兒子呢,都得蓋。
他這個當爹的要是能給五個兒子都蓋上大瓦房,那也是村裏獨一份了。
李根看他笑的樣子,想到妹妹說林平安賺錢了,也真誠給了建議。
“平安兄弟,那得看你想怎麼蓋,要是想給一個孩子蓋一個院子,那就慢慢來,先給前邊的蓋上了,再給後麵的蓋,一套房子還要打門窗置辦家具,也要不少錢呢。”
林平安想想是這個道理,就想著先蓋個大點的,全家住著。
等二兒子三兒子大點了再給他們蓋。
一般大兒子是要跟爹娘住在一起的。
李根覺得這樣也很好,還看了看他家宅院的位置風水之類的,建議了要怎麼蓋。
等他走了,林平安看看自己院子,想象以後蓋起房子來,孩子們都有自己的房間,他和四娘含飴弄孫,家裏熱熱鬧鬧的,笑容都多起來。
真好啊。
因為明天就要去城裏擺攤,劉四娘說幹脆去跟林果子說一聲,早點讓他去跟著擺攤,適應適應。
看看這孩子能不能幹,要是幹的好,那就一直跟著。
“就快過年了,年關年關,果子家沒錢過年也難,正好讓他年前賺點錢,不然這老的老小的小,可怎麼撐的住?”
劉四娘想到自己家今年過年會好的多,再想想以前的日子,就想著能幫一點是一點。
林平安說行,劉四娘想著林果子家就一個老太太帶著倆孩子,就自己帶著林湘湘去了。
正好今天待客,準備的菜很多,還剩了一些菜兩家分了分,劉四娘就拿了一些帶油水的用一個大碗裝著一塊帶過去。
林湘湘在路上蹦蹦跳跳。
她已經適應了這個身體,可能是因為身體還小,又輕快,所以也跟著調皮搗蛋起來。
這種能蹦跳著走路的日子,還挺開心的。
到了林果子家裏,這孩子正劈柴呢。
他在山上撿到一個幹枯的樹幹,費勁力氣拖回來,打算劈開弄整齊了再去賣。
看到劉四娘和林湘湘過來,趕緊擦擦手,給拿了板凳。
果子奶奶王婆婆也出來了,拿了個小桌子,給倒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