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女兒手裏兩根大人參,林平安幾個都驚呆了。
他仔細看了又看,確定這就是人參,而且還是成色最好的那一種。
知道是大白豬給的,林平安有了和劉四娘一樣的猜測。
“閨女啊,那豬不會是……”
他覺得這話不好說,畢竟有點髒,不能叫才五歲的閨女知道。
林三川趕緊把忽悠劉四娘那套說辭又說了一遍。
林平安更懷疑人生了。
“咱家的水就這麼好喝嗎?”
幾個孩子一塊點頭,“確實好喝。”
林五湖還總結,“自打三哥摔斷了胳膊後,就變的特別好喝了。”
他記得很清楚,家裏的水就是那時候變好喝的,之前雖然也比河水好喝,但也沒這麼好喝。
林平安倒是也沒懷疑什麼。
畢竟有的井就是這樣的,剛開始的幾年水沒那麼清澈,要過幾年井徹底被洗幹淨後,水才會變的好喝。
就連司馬小公子都喜歡,豬喜歡,好像也沒什麼不能理解的。
雖然事情中隱隱有那麼點不對,但林平安想象力有限,想不到那些怪力亂神的地方去。
而林湘湘看了看自家五哥。
這孩子的記性還真是強,對味道的感知也很敏銳,竟然能記的這麼清楚。
說不定,林五湖以後能成個美食家,或者是大廚。
林平安把人參包起來了,打算等明天跟著何伯的人去縣城,找何伯問問。
他認識最有錢的就是何伯了,而且何伯一直在給司馬卿用名貴藥材養身體,應該很需要這樣的好人參。
與其找不熟悉的人賣人參,還不如賣給何伯。
他是想先問問價錢,要是賣的貴,就隻賣一隻,要是價格一般,就兩個都賣掉。
“等賣了人參,咱們買地,有了地,每年都有收成,再加上攤子上的收入,供你們幾個讀書完全沒問題。”
大哥家裏三十多畝地養林廣生一個讀書人都行,他也行。
一家人商量了一番,又繼續該做什麼做什麼去。
過了一會兒,林果子和林小米來了。
林果子背著一擔柴,林小米在後麵拖著一小擔柴。
兩人走到門口,把柴火放下。
劉四娘還以為他是來賣柴火的,想著買點也行。
家裏這段時間都是買柴火,多買點也沒什麼,反正年後擺攤也得用。
但是林果子丟下柴火就跑,“二大娘,這是給你們燒的,不能要錢,不能要錢。”
一邊跑,還一邊回頭喊。
二大爺和二大娘對他們這麼好,給那麼多好東西,要是這點柴火還要錢,那他成啥人了?
劉四娘沒追上,看看那些柴火,也沒再去追。
孩子有這個心意,那就收著。
要是不收,以後他們再給林果子什麼好處,他也不敢要了。
而且,人和人相處就是這樣,有來有往。
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才能長久。
如果隻有一方對一方好,時間長了,就會有一方不平衡,容易鬧出矛盾來。
林果子回去,跟奶奶說柴火送去了。
王婆婆笑著說好,“你明天再去打兩擔柴給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