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劉四娘學記賬(1 / 2)

劉四娘帶著大家去了新加蓋的作坊那邊,這裏有炭爐子,很長的煙囪,很暖和。

“爐子上一直燒著水,誰渴了,自己倒水就好。”

劉四娘跟大家說了說,就讓大家先自己找椅子坐。

為了方便大家做活,作坊弄好的時候就做了很多椅子,都是帶靠背的,很寬敞,坐著很舒服。

如果累了,還能靠著歇一歇。

劉四娘還準備了盆子,讓大家沒洗手的先洗洗手,然後就給每人發了四根竹簽子。

大家看著這竹簽子,還覺得奇怪。

什麼東西用竹簽子弄?

還不如筷子粗呢,但也不是很細,反正比納鞋底的針都粗。

劉四娘先給大家看了樣品,然後告訴她們這些東西大概是怎麼做的。

“大家想在咱們這裏做活,首先還得簽一個保密契約,簽了契約就能學手藝。但不能把手藝隨便教給別人,教了就是違約。

更不能用我們的手藝自己去做私活,一旦違背契約,要賠償我們的損失,一千兩。”

畢竟這是新興的手藝,一經推出,肯定很受歡迎,會有其他人來模仿。

如果不簽保密契約,手藝泄露出去,他們的損失就太大了。

大家一聽竟然要賠償這麼多,都有些往後縮。

她們可沒這麼多錢。

莊岩娘卻是出來說,“我簽,想賺錢肯定不能把手藝傳出去,這是人家四娘家的手藝,人家要拿去賺錢的,隻要在這裏好好幹不外傳,我相信四娘不會虧待咱們的。”

劉四娘說,“對,等學成了手藝,一副手套可以拿五文錢,帽子可以拿六文錢,圍巾也是六文,以後還會有更複雜的東西,拿的更多。”

“隻要是勤快點的,一天賺個十幾文甚至二十多文錢,不成問題。”

隻要手快點,熟練了,織起來就快了。

大家本來還在擔憂,但一聽能拿到這麼多錢,那點顧慮也打消了。

她們堅信自己不會把這手藝泄露出去,一定會老老實實賺錢。

有了莊岩娘的帶頭,大家都陸陸續續過來簽了字。

看眾人都簽字後,劉四娘才開始帶著王英姑和芍藥一塊給大家做演示,告訴她們該怎麼做,要做什麼。

大家跟著一點點的學,一開始弄得很不好,劉四娘跟她們說弄錯了可以拆掉重新弄。

“大家先學,不著急,其實也不慢,一兩天就能學會。”

眾人都跟著認真學,這學會了一天能賺好些錢呢。

而且這可是長期的活,能長期賺錢,一定得拿到手。

就算以後時間不多,每天賺幾個銅板,一個月就是一百多個銅板,一年二兩銀子呢。

錢太難賺了,男人們平時出去幹活,一年都未必能賺這麼多。

大家學的認真,劉四娘、王英姑和芍藥也教的認真。

有些手巧的,很快就找到了竅門,學的慢的,劉四娘也讓她們慢慢琢磨。

莊岩奶奶倒是厲害的,竟然比年輕人學的還快,做的又漂亮,線的鬆緊一樣,戴上特別舒服。

好幾個人趕緊跟她請教竅門,也想早點學會早點賺錢。

王英姑教完大家,就開始做自己的活。

這是林湘湘拜托她做的,給司馬卿做一套帽子和圍巾,給何伯、陳先生和歐陽青各一套,司馬卿還想給自己的親戚要幾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