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來到租住的酒店取回了給兒子買的東西,石壯非常驚訝,一向有主見的閨女,居然因為這個小孩子任由他們左右,一下子又買了這麼多東西,更加證明桃夭對這個孩子不是一般的愛。
再說李主任開始催促明起回國了,明起則是騙母親說,不用她管了,一個月之內就會和桃夭領了結婚證。
雖然這樣催促兒子,但是從心裏講李主任還是覺得心中不忍,尤其是對桃夭,這麼好的姑娘要是從一開始就做自己的兒媳婦多好,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委屈了桃夭,李主任便開始想著補償,這個孩子不用桃夭帶,自己給帶大,就當沒有這個孩子。她暗暗下定決心,要讓桃夭和明起過二人世界,不能因為要帶孩子,讓她辛苦到。
“你去國外找明起吧,我來帶孩子,你又給買這麼多好東西,吃喝不愁了。”李主任見桃夭放下東西就想抱孩子,趕緊說道。
桃夭拿起新買的的這些東西,往紙上認認真真地寫著說明,每一樣東西的用法、用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生怕兒子哪樣東西吃不對了,影響孩子健康,臨走還不忘囑咐道:“爸,孩子再有什麼需要,您及時給我打電話。”
為了讓父親和李主任安心,桃夭隻能戀戀不舍地“出國”了,她和明起商量好和父母如何交代,就開始全國各地跑。她想把山裏打造成世外桃源,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要想讓這裏有人文氣息,那麼得有更多的人來到這裏,熱鬧起來,而不是僅有自己的一家人。
她想一舉兩得,讓更貧困地區的人們搬到這裏來,主要進行中藥種植。山裏野生中藥和人工種植結合,能使中藥品質大大提升,不但可以扶貧,而且中醫藥文化在這裏得以傳承。不過在桃夭心中還有一個隱隱的痛,就是那個中藥噴劑沒有在國內上市。她現在還沒有體會到中藥在配藥成分和用量上的嚴格要求對患者的好處,她也許隻注重了藥物短期給人帶來的成效。
不知道從哪一天起,父親的舊疾複發,曾經用過中藥噴劑的地方總是癢痛癢痛的,桃夭似乎明白了為什麼那中藥噴劑無法在國內上市。
當山裏的人家越來越多時,桃夭是後媽的消息便也傳開了,大家都紛紛豎起大拇指讚頌她,隻有桃夭心裏明白,自己是地地道道的親媽。一開始,她並沒有對此放在心上。但是慢慢地,孩子長大了,桃夭擔心孩子總是聽到後媽這個詞,會讓孩子和自己產生隔閡,就在想如何把孩子帶出國去。等孩子在國外長大了,再回來的時候,這議論的聲音也就消失了。
桃夭一邊安排好中藥種植和銷售的事情,一邊和明起商量帶孩子出國的事情,並詳細講述了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
明起自從和桃夭結婚,所有事情都是有商有量的,和諧融洽,他們生活在一起就是錦上添花。
可是當桃夭把孩子送出國之後,指責的聲音此起彼伏。
“這孩子才多大點兒,就送到國外,真是狠心。”
“這就看出來了吧,不是親生的就是不行。”
“來不來都嫌棄了,這要是老了指著人家孩子孝順,沒門。”
“明起也是大男子漢,啥事都聽你媳婦的,讓人笑掉大牙。”
……
桃夭這後媽,從口碑極佳到口碑極差,憨厚的石壯隻能每天忍受著這些,因為這樣的決定都是從他打電話讓桃夭回國開始的,他極度自責,身體越來越差。李主任倒是很支持把孩子帶到國外,不管怎麼說孩子能多學一門語言,比隻會一種強。至於別人說什麼,她不在乎,因為沒有說自己,並不能感同身受,還覺得石壯小心眼,不敞亮。不過當石壯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了,她著急了,開始往外驅逐嚼舌頭的人。